初中《歷史》第一冊學習綱要及練習(人教新課標)
在全國統一使用______錢;把______作為全國統一的文字,后來使用更為簡單的______。
秦朝統一后,派將軍______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______,東到______的長城。
2、秦始皇派人開鑿了______,溝通了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
3、談一談,秦朝在我國歷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秦朝哪些措施對后世產生了影響?】
4、秦朝疆域:東至______,西到______,北至______,南到______。
5、材料“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統一法度、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誰實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2)實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
【課堂導學】
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有關陳勝、吳廣起義以及秦朝滅亡的基本歷史知識,并了解楚漢之爭的簡單情況。
通過探究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培養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思考秦亡前后,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培養初步比較戰爭性質的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要認識到秦的暴政是激起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從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知識梳理】
一、秦的暴政:
a秦朝的賦稅徭役繁重;b秦朝的刑法很嚴酷,有“族誅”、“連作”。
二、陳勝、吳廣起義:
1、時間----公元前2XX年; 2、領導人---陳勝、吳廣;3、地點----蘄縣大澤鄉;
4、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5、在陳建立了政權。
三、陳勝、吳廣起義的意義:陳勝、吳廣發動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四、秦朝的滅亡:
公元前2XX年,項羽在巨鹿之戰(“破釜沉舟”的故事)以少勝多,打敗了秦軍的主力,與此同時,劉邦率兵攻占咸陽,秦朝滅亡。
五、楚漢之爭:
1、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戰爭,歷史上稱為“楚漢之爭”
2、公元前2XX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劉邦就是漢高祖。
3、項羽在烏江自殺。
六、材料“貧苦農民900人,被征發到漁陽戍守邊界,中途遇上了大雨,誤期不能到達要處死,號召大家起義”
1)這是哪次起義的情景描述?答:是陳勝、吳廣起義。
2)說出起義的時間、地點。答:公元前2XX年,在大澤鄉。
3)起義的口號是什么?答: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4)這次起義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陳勝、吳廣發動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知識歸納】
本節課學完后,可以將秦朝的重大歷史事件,整理成大事年表(如下圖),訓練自己梳理歷史知識的能力,學會其列表歸納史實的方法,從宏觀上把握整個秦朝歷史的發展線索。
時間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滅六國,秦朝建立
公元前2XX年 大澤鄉起義
公元前2XX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XX年 秦朝滅亡
公元前2XX年 楚漢戰爭開始
公元前2XX年 楚漢戰爭結束,漢朝建立
農民戰爭是第一次學習的課題,在學習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時間、地點、領導人、事件、影響或意義)和三步曲(原因、經過、結果),訓練系統、有序地掌握知識,逐步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