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第一冊學習綱要及練習(人教新課標)
二、地理學:酈道元著有《水經注》
三、農學:賈思勰(北朝)著有《齊民要術》--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
【自我檢測】
一、數學成就:______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比歐洲早______多年,著有《______》。二、地理學:______著有《______》
三、農學:______著有《______》--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
第22課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化<二>
【課堂導學】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藝術與思想成就:王羲之與《蘭亭序》;顧愷之與《女史箴圖》《洛神賦圖》;范縝與《神滅論》;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知識梳理】
一、書法藝術:
1、東漢末年,書法成為一種藝術。
2、“書圣”王羲之(東晉)《蘭亭序》“飄若浮云,矯若驚龍”,被后人稱作天下第一行書。
二、繪畫藝術:東晉 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三、石窟藝術--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四、思想:范縝著有《神滅論》 揭露了統治階級利用佛教進行的欺騙,闡述了無神論思想,他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是相互結合的,有了肉體,才有精神,肉體消失,精神也隨之消失。肉體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鋒利,沒有肉體就不會有精神。
五材料“神滅,何以知其滅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則神存,形滅則神滅。”
1)這段文字出自何書?答:出自范縝的《神滅論》
2)“神”和“形”各指什么?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答:“神”即人的精神;“形”即人的肉體。表達了作者的無神論思想。
【自我檢測】
一、書法藝術: 1、______末年,書法成為一種藝術。
2、“書圣” ______《______》“飄若浮云,矯若驚龍”,被后人稱作天下第一行書。
二、繪畫藝術:東晉 ______《______》《______》
三、石窟藝術--______的______石窟;______的______石窟
《初中歷史》中國史 第一冊綱要 -------8------
四、思想:______著有《______》
五材料“神滅,何以知其滅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則神存,形滅則神滅。”1)這段文字出自何書? 2)“神”和“形”各指什么?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