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量、輸血和血型
資料庫:1、什么是無償獻血? 2、獻血有損健康嗎?3、《獻血法》的有關規定
三、理清脈絡、構建框架
四、討論交流、提高認識
要求學生根據結合在現階段采供血方面存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就此提出解決的措施。教師引導:每個健康的公民都有獻血的義務。
五、延伸拓展、關注社會
調查你認識的人中哪些人曾無償獻過血,并向他們了解獻血對身體有什么影響?
調查你所在的地區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來源及儲備情況,這與人們的生產生活關系如何?
板書設計:(略)
附:
[學案1]
學習目標:列舉abo血型的類型;簡單了解人類對血型發現、認識的歷史,認識血液科學發展史。
學習材料:課本(插圖及文字內容)
學習建議:閱讀資料,討論思考題。
思考題:1、在了解了關于血型及輸血的有關歷史后,你有何感想?你怎樣看待和評價人類歷史的每一次進步和認識上的每一點提高?
2、說出abo血型的類型,說一說了解abo血型有什么用途?
資料庫:
輸血的歷史
1665年的一天,英國科學家查理•羅爾看到一條小狗出了意外,失血過多,小狗瀕臨死亡。查理•羅爾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可能拯救小狗生命的方法。他嘗試著將一條健康狗的血管間接地與那條奄奄一息的小狗的血管連通,過了一會兒,奄奄一息的那條小狗神奇地起死回生了。查理•羅爾的這種使血液得到補償的有效方法,使人們第一次認識到在不同個體間輸血是可能的。這個300多年前的實驗是后來輸血術發展的萌芽。
1668年,在法國醫生丹尼斯的診室里,一位年輕的婦女懇求醫生把羔羊的血輸入她性格暴戾的丈夫的身體里,她的丈夫也很想通過輸血,讓羊羔溫順的性情改變自己暴戾的性格。因為在古代,人們曾將血液視作是"靈魂的主宰"、"性格的象征",因此當時的人們有這種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丹尼斯醫生出于無奈,被迫答應了他們的請求,開始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為人體輸血的工作。但是很不幸,就在為這名男子輸人羊血時,悲劇發生了,這名男子突然心跳加快,痛苦萬分,最后在一陣歇斯底里的狂躁后死去了。丹尼斯醫生因此被人指控為"過失殺人"而人獄,從此再也沒有人敢采用輸血的技術了。
1818年,有一天英國的生理學家兼婦產科學家詹姆士•博龍戴爾醫生接收了一位難產的孕婦。在孕婦生產時突然發生了大出血,怎么辦?如果不及時給孕婦輸血,她就必死無疑。善良的詹姆士醫生為了拯救孕婦的生命,在征得孕婦丈夫的同意后,果斷地作出決定,立即為孕婦輸血。在丹尼斯醫生輸血事件沉寂了150年后的這一天,詹姆士將一名健壯的男子的血輸給了那位失血過多的產婦,終于使她得救了。同年12月22日,詹姆士醫生在倫敦醫學年會的講臺上作了人與人之間輸血成功的第一例報告。但隨后的多次實驗證明并非每個受血者都能夠獲得救治,甚至有的還出現嚴重的生理反應而加速了死亡。看來輸血技術還存在許多理論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蘭德斯坦納發現了血型
在以后的幾十年里,許多科學家都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有的人輸進別人的血安然無恙,而有的人卻會出現不良反應,甚至導致死亡?"這個問題同樣也困擾著奧地利醫生卡爾•蘭德斯坦納。有一天,他終于想到:會不會是輸入的血液與受血者身體里的血液混合產生病理變化,而導致受血者死亡?19xx年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混合,發現紅細胞和血漿之間發生反應,也就是說某些血漿能促使另一些人的紅細胞發生凝集現象,但也有的不發生凝集現象。于是他將22人的血液實驗結果編寫在一個表格中,通過仔細觀察這份表格,發現表格中的血型可以分成3種: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