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教學設計
1.知識:
(1)說出人體產生的主要代謝廢物和排出途徑;
(2)說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意義。
2.能力:
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代謝廢物的排出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設計思路〗
1.本課時教學內容的設計意圖:
本章的教學活動就是要使學生了解什么是代謝廢物,它們的排出途徑如何;代謝廢物的排出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
2.設計思路:
(1)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解決教材中提出的問題;
(2)通過觀察了解尿液的成分,同時了解人體要排出的廢物成分;
(3)教師指導下,學生總結歸納排出廢物的途徑;
(4)討論排泄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意義。
3.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演示實驗,學生充分利用嗅覺、視覺等多種感官來認識代謝廢物;結合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使教學生動具體。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是一所普通中學,學校地處市中心,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教育的條件;生物課程資源城市化;學生較易于開展對相關知識信息的收集。
學生絕大多數來自城市,有一定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學習的能力,能將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與現代先進的學習方式相結合;經過近一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科感興趣,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學習了前面三章關于“人體的營養、人體內的物質運輸、人體的能量供應”的知識后,學生對“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這部分知識就能夠理解,特別是在學習了“人體的營養”這部分知識后,很容易導出關于“代謝廢物”的相關知識。
〖課前準備〗
1.學生自愿收集尿液,并帶到實驗室作好準備;
2.演示實驗“尿液成分的測定”實驗儀器;
3.學生收集關于尿液的相關知識;
4.教學課件內容:
(1)人體的新陳代謝產生代謝廢物;
(2)人體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途徑;
(3)總結與反饋: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途徑。
〖教學過程〗
導入:
師:上課,同學們好。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前面我們學習了關于“人體的營養、人體內的物質運輸、人體的能量供應”的知識。我們知道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需要保證氧和各種營養物質的供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需要及時運走。那么人體也就需要及時供應氧和營養物質、及時排出代謝廢物。人體通過血液完成體內物質的交換與運輸。
師:請同學們觀看下面的幻燈片。
幻燈片放映:
1.文字“人體與其他多細胞生物一樣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
2.文字“人體通過血液循環為人體各個組織細胞不斷運來營養物質和氧,運走二氧化碳等廢物”。
3.幻燈片:“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物質交換示意圖”。
師:從圖中可看出細胞在獲得氧和營養物質的同時也產生了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這說明人體在新陳代謝中,不斷消耗營養物質,同時產生許多代謝廢物。(教師指著幻燈片中代謝廢物)同學們思考:這些代謝廢物不排出體外行嗎?究竟人體在代謝中產生了哪些廢物?這些物質通過哪些途徑排出體外?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