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對環境的適應2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認識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
行為是與環境相適應的。
2、能力目標:通過實際觀察,收集、分析圖文資料,培養學生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模擬實驗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堅持“合理規劃,確?沙掷m發展”的原則,防止不合理的行為破壞環境而導致生物滅絕。
教學重點
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的。
教學難點
模擬實驗的能力,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和行為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設計思想
1、主動探索、建構概念
2、 合作交流、提高素養
教學準備
1、 教師:展示自然環境的背景圖片,課桌的調整、教室的布置、課件等
2、學生:每人準備一只紙蝴蝶,搜索有關生物對環境適應的資料。分組,確定小組長,發言人。明確扮演小鳥的兩位同學。
教學過程
(課件展示:自動播放風景圖片)
師:同學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今日有緣相約在這里,共同闖蕩“生物世界”。相信我們一定會學得非?鞓。
我們知道,云南是個好地方,“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云南也是個資源豐富的地方,“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因而,云南也便成了“動物的樂園,植物的王國”。
早就聽說云南有個“蝴蝶泉”,可惜我們現在無法觀賞到“蝴蝶盛會”了。哎,你們看,這兒不是有一群蝴蝶正在快樂地飛舞嗎?(示圖)哎呀,如果小鳥們飛到這里來,蝴蝶會遭遇怎樣的危險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好嗎?(示圖:探究活動:小鳥捕捉蝴蝶)
師(邊說邊走向后方):
1、請轉身看后面的墻壁,那里有一組風景圖片,五彩的鮮花、蒼翠的樹林、清澈的河水……怡人的風景讓我們再次感受著大自然的魅力。
2、再看一下自己的桌子,每人都有一只紙蝴蝶。
3、我們先分工一下。
(1)這組是小鳥之家,請推薦2位同學,待會兒去捕捉蝴蝶。
(2)其他小組都是蝴蝶之家。
4、活動規則是這樣的:
(1) 首先小鳥之家全體同學必須遮住自己的眼睛。
(2) 然后,蝴蝶之家的同學們在1分鐘內將自己的紙蝴蝶粘貼在后面的這組墻壁上。(根據情況,分2-3批)
注意:①高度不超過圖片的上側邊沿。以下范圍均可。
②粘貼的紙蝴蝶不能相互覆蓋,也不能藏到圖片后面。
③記住自己粘貼的蝴蝶的位置
師:想一想,我該把蝴蝶粘貼在哪里才不容易被小鳥發現?
(3) 在同學們粘貼好紙蝴蝶后,兩只小鳥去捕捉蝴蝶。
注意:①只可用眼睛觀察來發現蝴蝶。
②捕捉蝴蝶時,只能用手捕捉,而且一次只能捕捉一只,放到指定地點。然后再返回捕捉。不可一次捕捉多只。
③捕捉的時間是1分鐘。
師:想一想:鳥類該怎樣才能快速地發現和捕捉到蝴蝶?
師:明白了嗎?
學生活動(小鳥遮眼→粘貼蝴蝶→小鳥捕捉蝴蝶)。
師:時間到。請兩只小鳥數一數捕捉到的蝴蝶數。并回到原座位。
師:“小鳥捕捉蝴蝶”的活動結束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幸存的蝴蝶在哪里?這是哪些同學粘貼的?上來指給大家看一看。(課后給這些同學發獎。)
師:好!現在老師要調查一下,請問,在粘貼蝴蝶的時候你是怎樣考慮的?(……)你覺得怎樣的蝴蝶容易生存下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