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萌發
教案教學目的:1、理解的條件2、了解有機物在種子萌發時的轉化和利用。3、了解種子休眠、壽命,以及選種、測定發芽率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教學重點:1、種子萌發的條件教學難點: 1、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的原因。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圖示:學生說出種子的基本結構: 胚的基本結構: 引導學生說出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種皮、胚胚根、胚芽、胚軸、子葉1、提出問題2、作出假設3、作出計劃4、實施計劃5、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創設情境,學生對種子萌發的條件作出假設許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種的,天寒地凍不適于播種。在播種前往往要在地里澆一些水,使土壤潮濕,如果剛下過一場小雨,不用澆水就可以播種了,但是過于潮濕使種子霉爛。播種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氣。根據情境作出什么樣的假設?假設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有適宜的水分、溫度、空氣分析1、給種子萌發選擇了哪幾種環境?瓶子1:沒水、適宜的溫度、空氣 瓶子2:適當的水分、適宜的溫度、空氣 瓶子3:適當的水分、寒冷的溫度、空氣瓶子4:適當的水分、適宜的溫度、沒空氣分析對照組、實驗組實驗中作為對照實驗的有瓶子1和瓶子2,瓶子2和瓶子3,瓶子2和瓶子4,為什么把它們叫做對照實驗?1、變量是水,并且只有一個,構成一組對照實驗2、變量是溫度,并且只有一個,構成一組對照實驗 3、變量是空氣,并且只有一個,構成一組對照實驗小結:2號瓶子是用于作對比的,其條件都是滿足種子萌發的,叫對照組。 1,3,4號瓶子是用于實驗不同的條件對種子萌發的影響的,叫實驗組。練習書本p92: 實驗中,哪些組是實驗組?哪些組是對照組?結論: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都是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條件。外界條件;除了我們探究的外在條件,對種子本身有什么要求?1、干癟的種子或被昆蟲咬壞的種子都不能萌發2、死亡的種子不能萌發。 3、休眠的種子不能萌發。小組討論設想你是一個農民,從種子站買了一袋種子。要測定它的發芽率,如何? 1、選怎樣種子? 2、選多少粒種子 3、求發芽率的公式? 4、實驗次數?小結:種子萌發的條件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還有陽光 自身條件:活的胚教學反思: 因為這節課需要學生把種子萌發的實驗先在家里做過后再講,這樣學生有了體驗后再做,效果會比較好,但很多學生沒有做,這樣就要先把實驗過程講解,這節課內容比較多,所以要抓緊時間,把重點、難點講到對照組和實驗組時,學生不易理解,這個內容需要多加點時間講講,因為種子萌發的條件學生也比較清楚,而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概念因為第一次接觸,感覺比較難。而后面的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學生易理解,因為這節課內容比較多,授課最后注意把本節課的內容幫學生做一個整理,讓學生把整節課的內容充分回憶、理解,便于他們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