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數學
2、本節課的目標是通過觀察生活中客觀的圖形和數字,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啟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體會圖形和數字是人們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主要目的是通過觀察圖形、體會數字,認識學好數學的作用,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激情。3、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看,分為兩個層次:先觀察生活中圖形,后體會數字,圖形的直觀性、數字的抽象性,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更為重要的是:突出圖形和數字已成為人們交流的基本工具。同時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了篩選和整合,選擇了一些學生感興趣(如車標、商標自然界中的生物)的圖形例子和日常生活中數據的例子,這體現了新課標所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4、通過列舉生活中的數據(如人的體溫、血壓、身高、體重、電話號碼、車牌號碼)等,學生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師生在教學活動中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學生豐富的知識面和信息量也給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影響。特別是通過編寫學籍號,使課堂活動達到了高潮,學生各抒己見,通過自身的探索,體驗到成功的愉悅,進一步認識到數據的作用。5、由于本節課教學活動較多,活動間的流程顯得較分散,連貫性不強,在個別活動中,還不能收放自如,個別地方、語言不夠準確,簡練。總之,這節課充滿生機與活力,在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數學的同時,教師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新教材的教學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學習,注重知識的積累,才能迎接新課標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