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材料1 據統計,從1912~19xx年間,北京政府所頒發的有關發展實業的條例、章程、細則、法規等達86項之多。……有關工商業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暫行工藝品獎勵章程》、《公司條例》、《公司注冊規則》、《商人通例》、《商業注冊規則》、《商會法》、《商標法》……(引自《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社會之變遷》張靜如主編16頁~17頁)
材料2 工商部19xx年8月在給直隸實業司指令中明確規定:‘遇呈請辦礦或奉部令行查事件如需實地調查,予限二十日,如僅驗看資本察閱契據,予限十日,即須核奪、呈報、不得有意稽延’。《商人通例》還規定:‘應注冊之事項,由該商人各就其營業所所在地該管官廳呈報注冊’(同上書17頁~18頁)
材料3 公司組織往往以資本薄弱,開辦為難,由公家酌提基金,作為保息,所以保持民立公司之信用,俾易觀成,又以殖產興業,棉鐵最為重要,此項工廠資本較巨,非民辦所能開辦。因此,特制訂《公司保息條例》(同上書20頁)
生:(閱讀材料后回答)師:作為資產階級革命領袖的孫中山先生,更是將發展實業作為民國建立后的主要任務。請一名同學朗讀19xx年4月1日,孫中山解職后發表的第一篇演說。生:今日滿清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民族、民權兩主義俱達到。唯有民生主義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當致力的即在此事。師:孫中山還多次指出:處于當今時代中國亦將自行投入實業漩渦之中,蓋實業主義為中國所必需,文明進步,必賴乎也!非人力所能阻遏。同時明確說:三民主義以民生為歸宿,即是注重注業。孫中山的倡導,與政府的法令,激發了更多的人投資于近代工業的熱情,出現了與民主共和并存的實業救國的進步思潮。一些頭腦靈活的開明縉紳認為發展實業的有利時機到來了。宣傳發展實業的團體紛紛涌現,海外華僑也紛紛投資于國內工業。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呈現出蓬勃向上之勢。這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條件。請同學們想一想,19xx年的世界局勢又是怎樣的呢?
生:(回答)
師:請同學們看這幅進出口貨物量變化的示意圖,資本主義各國對華商品輸入和中國商品對外輸出各呈怎樣趨勢?你從中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圖表1附后)
生:(看圖表后回答)
2.一戰中歐洲列強放松侵華
師:歐洲列強均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同時,戰爭的消耗使它們需要商品作為補充,而遠離戰場的中國恰恰能夠提供其所需的一部分商品。因此,外部世界為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條件。再給同學們提供一張圖表,從這張投資曲線表上可以看出一戰期間帝國主義在我國投資有什么特殊的現象。(圖表2附后)
生:(看后回答)
師:大約到1919年,日本在華勢力已能與雄踞列強之首的英國勢力均力敵。所以,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斗爭集中在反日侵略上,重點在反對日本的經濟侵略上。
3.群眾反帝愛國斗爭的推動
師:辛亥革命前后,尤其是19xx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條后,中國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教材173頁歷史照片是當時這一運動的真實反映。從3月份開始,上海成立愛用國貨會。4月,運動擴展到長江一帶,漢口日商甚至做好了回國的打算。天津日租界各店靜若無人。而每日均有箱車裝滿國貨,沿途搖鈴,大呼‘中國人要用國貨’。中國人民的愛國運動,是推動民族工業發展的社會條件。實業救國已不僅僅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口號,也成為社會各階層人民的共同要求。在這樣有利的內外條件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迎來了它短暫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