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三單元教案學案
第三單元 美文美讀,美意美景
1.春
2.濟南的冬天
3.山中訪友
4.秋天
5.古代詩歌五首
興趣情境導引
師:大自然的美景,從春到夏,從秋到冬,五彩繽紛,美不勝收,都會在同學們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請同學們說出描寫自然景物的古今名句。
生1:千里鶯啼綠映紅,山村水郭酒旗風。
生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生3: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生4: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生5:……
師:說得真好,老師還想問問大家,你們都已經歷過十多個春、夏、秋、冬了,能否用飽含情感的話說說你在每個季節里的深刻感受?
生1:當我看鮮花遍地盛開的時候,心中就會涌起一種喜悅,快樂的情懷。
生2:到了夏季,我會感覺它的熱情,到了秋季我會品嘗收獲的滋味,到了冬季我會學臘梅笑傲風霜雪雨。
師:這說明美好的大自然往往會觸發我們心中美好的情感。下面我們就和同學們一道學習描寫自然景物的古今詩文。這個單元的詩文都是文情并茂的優美篇章,多數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等。欣賞這幾篇課文,既是提高讀寫聽說能力的重要途徑,又是一次美的巡禮;從中既可得到語文的滋養,又可得到審美的陶冶。
難點互動探索
難點問題1 美文美讀
生:老師,我初步看了本單元的課文后,就想問您一個問題,就是對于我們初一學生來說,學好本單元最重要的一條是什么?
師:老師以為,學好本單元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要做到美文美讀。
生:您能不能和我們說說什么是“美文美讀”呀?
師:好,大家看了本單元《春》、《濟南的冬天》、《山中訪友》、《秋天》及《古代詩歌五首》這幾篇課文,都有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呀?
生:這些古今詩文寫得都很美。
師:說得不錯,像這樣讀后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遐思,美的啟發的文章,我們就把它們稱之為“美文”。
生:噢,我明白了,那么為什么要美文要美讀呢?
師: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吟誦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的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 。我想用這句話來解釋那就再恰當不過了。接下來老師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讀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之后,你覺得作者在這篇文章里抒發了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生:我想想,我認為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抒發一種熱愛春天、贊美春天、歌頌春天的那種興奮、喜悅之情。
師:那你是怎樣獲得這種興奮、喜悅之情的?
生:讀的過程中感受出來的呀!
師:對呀,這就是所謂的“美讀”呀,也就是說對文學作品進行朗讀和背誦。簡稱為誦讀。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意蘊等是可以通過讀書而領悟出來的。
生:那為什么通過誦讀就能體味出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意蘊呢?
師: 這是因為再好的內容都要通過聲音來表達。語文離開了誦讀,就不成其為語文。閱讀學家蕭乾對此曾做了個絕妙的比喻,他說:“文字是天然含蓄的東西,無論多么明顯地寫出,后面總還跟著一點別的東西:也許是一種口氣,也許是一片情感,即就字面說,它們也只是一根根的線,后面牽著無窮的經驗。字好像是支票,銀行卻是讀者的經驗庫。‘善讀’的藝術即在如何把握著支票的全部價值,并能在自己內在的銀行里兌了現。”“票面的數目總是騙人的,實數是無限地大。一個字在經驗庫里也許能兌現出十年的悲喜來。它不像理智的價值,條理素淡地陳列著。訴諸情感的價值里有著繽紛的彩色,禽獸風濤的鳴聲,各樣的觸感,各樣的嗅覺;而隱藏在這些里面的,也許還有個理智的價值。如果你不曾感覺出這些,那價值就無從捉到(那價值似乎永不能為人全部捉到)。如果在你的經驗庫里沒有那些現款,縱想感覺,也仍難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