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三單元教案學案
停頓時間的長短與段落、句子與標點符號都有關連。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停頓時間最長,接著是句子與句子之間,而標點停頓的時間則較短。以標點符號來說,又因符號不同而停頓的時間也跟著改變。句號、問號、感嘆號與刪節(jié)號的時間較長,分號、破折號、冒號次之,逗號較短,頓號最短。有時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由于語氣的需要也要暫時停頓,這種停頓雖也有斷句的作用,但是氣不可以中斷。
二、速度
文章的體裁和內容影響朗讀的速度,通常表現(xiàn)高興、緊張、害怕、激動、憤怒等內容時速度較快,悲傷、失望、生病、哭泣等內容的速度較慢。
不過,跟停頓一樣,速度也不是堅守原則一成不變。為了更準確表達作品的情感,可隨時有變通的處理方式,務必要靈活運用。正如唱一首歌一樣,有人能把歌曲的速度和該停頓的地方處理得宜,也就是詮釋得很恰當,就能引起聆賞者內心的共鳴。反之,若把握得不得當,旋律不對或節(jié)奏不準,我們就說他唱得不好。“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這一句話,也可作為朗讀技巧的重要參考。
三、輕重
因為重讀的字詞不同,感覺所強調的重點就不一樣,重音用得適切,可以使語句的意思更加鮮明,而表達不同的意義。
四、升降
升降指的是語句里的聲音高、低、升、降的變化。語句里有了這些變化,才會有動聽的語調。所謂聲音的高低升降就是抑、揚、頓、挫的搭配。搭配得宜,節(jié)奏感好,詞句就富有音樂的美感。句調的升降變化,雖是對整句說的,但是一句話句調特別顯著的變化,卻是表現(xiàn)在最末一個音節(jié)上。一般句調有四種變化:
高升調:前低后高,語氣上揚,表示鼓勵、號召、反問、申訴等感情。
降抑調:前高后低,語氣降低,表示果敢、堅決、自信、贊揚等感情。
平直調:整句語句平直舒緩,沒有明顯的高低變化,表示悲痛、冷淡、莊嚴等感情,一般的敘述或說明也用平直調。
曲折調:句子的高低,有曲折變化。一般開始和結尾,聲音都比較低,中間聲音升高,表示驚訝、懷疑、諷刺、雙關等復雜的感情。
范例1 如何美讀《春》?
分析:
著名朗誦家瞿弦和說過:“每當我看到一篇令人激動的作品時,隨著作品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實詞的描繪,我常常在腦海中出現(xiàn)許多具體、生動、形象的畫面,我仿佛看到靜靜的小河、熱鬧的結實、戰(zhàn)斗的英雄、膽小的懦夫……”如此看來,認真地朗讀文章,不僅能夠有效進入作品意境,而且能提高想像、聯(lián)想能力。
當我們親密接觸《春》這篇課文時,我們會為那美麗的春光所陶醉,會為那洋溢的詩情所感染,會為那盎然的生機所激勵。春,會在我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我們可以邊讀邊想,仿佛真能覺得春風在輕輕撫摩著自己,仿佛能陶醉在泥土、春草、花兒散發(fā)出的芳香中,還可以聽到百鳥和鳴的美妙歌聲,將自已完全置身與大自然春的懷抱,對春的欣賞之情油然而生。
請同學們帶著喜悅的心情,欣賞地讀,讀出韻味、讀出情感。
解答:
1.讀準下列加點的詞語
醞釀(yùn niàng) 黃暈(yùn)迷藏 (cáng) 應和(hè) 嘹亮(liáo) 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báo) 披著蓑(shuō)戴著笠(lì) 靜默 (mò) 抖擻 (sǒ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