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三單元教案學案
難點問題2 整體把握 理清思路
范例1 如何把握《春》的行文的思路?
分析:
1.盼春,是文章的開端。短短的十幾個字,就將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接著作者又細致地觀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陽。從大處落筆,勾勒出一個總的輪廓,為下文細致的描繪張本。
2.繪春,是文章的主體。作者就從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里的人們等幾個方面來描繪春天的景象。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般@”字用得何等傳神;“嫩嫩的,綠綠的”,“草軟綿綿的”,又是何等簡潔而富有質感地寫出了初春草的特點。
春天里的花更美。那花兒開得多么熱烈:“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那花兒的色彩多么美麗:“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兒的味道多么怡人:“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還有野花呢,“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作者又以“吹面不寒楊柳風”引起對春風的描寫,接著擷取了一個生活化的令人倍感親切的比喻“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寫盡了春風的氣韻神情。然后,作者又以極細膩的筆觸,寫春風的味道:“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弊詈笫菍懘猴L中的樂音——鳥兒的宛轉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樣作者將難以狀寫的春風寫得神韻透徹。
作者寫春雨,先寫春雨的特點,然后寫雨中的景致,描繪出一幅寧靜優美的水墨春雨圖。
春景如此,春天里的人們更是充滿了希望,因為“‘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3.贊春,文章的結尾。作者用三個比喻總寫春天。寫出春之活力,春之曼妙,春之健壯。
解答:
本文的寫作思路是盼春——繪春——贊春。
解題方法鏈接
整體把握文章和理清思路方法:
1.重要詞語摘錄法。在把握局部文意的基礎上,把相關核心的詞語挑選出來,按照目的要求進行要點組合。
2.語言標志尋找法。前括句、總結句、復句側重句、設問反問句等的運用,意在引起大家注意,往往緊關要點。
范例2 如何把握《濟南的冬天》的寫作思路?
分析:
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跡”“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贊譽它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系的。第2段開始,“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個重要的過渡句,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在分寫山水之前,先給人以濟南的總體感,用擬人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作者緊扣住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第5段寫冬天的水色。作者極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最后,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一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