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少年時代》同步練習1
【同步達綱練習】一、給加粗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1.懶惰( ) 馴服( ) 怒不可遏( )
聳聽( ) 恫嚇( ) 克勤克儉( )
膳宿( ) 賺錢( ) 引經據典( )
叛逆( ) 把柄( ) 傲慢無禮( )
2.jiǎo( )納 jǔ( )喪 è( )止
kāng( )慨 積xù( ) gē( )職
yá( )門 曉yù( ) jié( )力
kē( )頭 防fàn( ) shī( )舍
二、根據語境,解釋加粗詞語的意思
1.我的母親是個心地善良的婦女,為人慷慨厚道,隨時愿意接濟別人。
2.他指摘我偷懶,我就反駁說,年紀大的應該比年紀小的多干活。
3.我跑到一個池塘旁邊,恫嚇說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
4.盡管這樣,我還是繼續讀書,如饑如渴地閱讀凡是我能夠找到的一切書籍,經書除外。
5.第二年青黃不接的時候,我們鄉里發生了糧荒。
6.我的父親是個米商,盡管本鄉缺糧,他仍然運出大批糧食到城里去。其中有一批被窮苦的村民扣留了,他怒不可遏。
三、閱讀理解
(一)
那年發生了嚴重的饑荒,長沙有成千上萬的人餓飯。饑民派了一個代表團到撫臺衙門請求救濟。但撫臺傲慢地回答他們說:“為什么你們沒有飯吃?城里有的是。我就總是吃得飽飽的。”撫臺的答復一傳到人們的耳朵里,大家都非常憤怒。他們舉行了群眾大會,并且組織了一次游行示威。他們攻打清朝衙門,砍斷了作為官府標志的旗桿,趕走了撫臺。這以后,一個姓莊的布政使騎馬出來,曉諭百姓,說官府要采取措施幫助他們。這個姓莊的說話顯然是有誠意的,可是皇上不喜歡他,責他同“暴民”勾結。結果他被革職,接著來了一個新撫臺,馬上下令逮捕鬧事的領袖,其中許多人被斬首示眾,他們的頭掛在旗桿上,作為對今后的“叛逆”的警告。
這件事在我們學堂里討論了許多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數學生都同情“造反的”,但他們僅僅是從旁觀者的立場出發。他們并不懂得這同他們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關系。他們單純地把它看作一件聳聽的事而感興趣。我卻始終忘不掉這件事。我覺得“造反的”人也是些像我自己家里人那樣的老百姓,對于他們受到冤屈,我深感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