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詩歌三首》練習
收獲平臺一、請給下列加點字注上音:
饜( ) 饕餮( ) 高山之巔( ) 飽蘸著( )
屏障( ) 磅礴( ) 潸然而下( ) 簡陋( )
偌大( ) 戛然( ) 矜持( ) 鷓鴣( )
1.與同學比比看誰讀的準確律高。
2.互相聽寫,比比看加點字誰寫得更好:
參考答案:yàn tāo tiè diān zhàn lán ping zhàng páng bó shān lòu ruò jiá jīn zhè gū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于是,郎朗又一次深深彎下腰,行了一個紳士派頭的大禮,然后,沉靜地端坐在鋼琴前——鋼琴那烏亮的板壁在燈光下反射的光澤,在我看來都具有強烈的離情色彩。郎朗靜靜地面對著鍵盤,我無法知道他此時在想什么,或許他什么也沒有想,只是讓自己更深地進入一種意境與感覺中。我們都在等待著那首我們太熟悉的“一條大河”。
郎朗的手像氣功狀態中的起式,緩緩地飄落在鍵盤上。像靈巧的船槳劃開了寧靜許久的河面,那清凌凌的波紋舒緩地蕩漾開來。我感覺那悠蕩的波紋正款款地朝著我的心靈漫過來,層層濃烈著我的記憶,我的情感,熟悉的主旋律從一種由弱漸強的纏綿演奏中,排簫般引起了我的共鳴。我的內心隨著清脆的琴鍵而合唱起來。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1.郎朗的雙手像樹葉樣“飄落”在鍵盤上,又“像靈巧的船槳劃開了寧靜許久的河面”,這兩個比喻引發你怎樣的聯想和感受?
答:
參考答案:音樂會的氣氛非常寧靜,是演奏者和聽眾為了突出高潮而營造的“此時無聲勝有聲”蓄勢;郎朗的動作從容、優雅、靈巧;樂聲剛剛響起時是若有若無的、柔和的。
2.音樂響起時像寧靜許久的河面被船槳劃開了,那“清凌凌的波紋舒緩地蕩漾開來”,請你描述比喻句描寫的情景。
答:
參考答案:那清晰的、柔和的、舒緩的音樂漸漸傳播開來。
3、音樂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聲音的存在是短暫的,不可再現的,為了讓讀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作者往往把聽覺的感受轉化成視覺、嗅覺、觸覺等等來描繪,使無形的音樂有生動、形象的感覺。請你模仿該語段的寫法,寫一個聲音(不一定是音樂)片段。
答:
(開放題,約150字左右)
⊙發展空間
閱讀歌詞《龍的傳人》,回答問題。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
它的名字就叫長江。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
它的名字就叫黃河。
雖不曾看見長江美,
夢里常神游長江水。
雖不曾聽見黃河壯,
澎湃洶涌在夢里。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
它的名字就叫中國。
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
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巨龍腳底下我成長,
長成以后是龍的傳人。
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
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百年前寧靜的一個夜,
巨變前夕的深夜里,
槍炮聲敲碎了寧靜夜。
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劍。
多少年炮聲仍隆隆,
多少年又是多少年,
巨龍巨龍你擦亮眼
永永遠遠地擦亮眼,
巨龍巨龍你擦亮眼,
永永遠遠地擦亮眼。
1.“百年前”的那個夜指什么時候?說說“永永遠遠地擦亮眼”的含義。
答:
參考答案: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含義:希望祖國永遠清醒地不斷發展,永遠不再重蹈落后挨打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