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詩詞十首》教案
教學目標(一)理解每首詞的內容,體會起情感
(二)通過不同角度比較詩歌的異同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每首詩詞的內容以及所蘊涵的情感
難點:十首詩歌的異同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方法
以學生自瀆為主,在教師的知道點撥下,通過小組討論方式品讀詩歌
預習要求
朗讀十首詩歌,理解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江南春絕句》《游園不值》《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錢塘湖春行》《鷓鴣天 代人賦》《初春》六首詩詞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這個單元的語文課堂里,我們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的無窮的魅力。對于春天,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下面請同學們傾聽一段音樂,聽完請大家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放音樂柴可夫斯基鋼琴曲《四季》中的《春》片段或約翰施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片段
學生自由發言,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2、春的美是多樣的,在《春》這一課中,作者朱自清對春天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傾吐了深情的贊頌。那么在詩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我們都預習了詩詞十首,請同學們看看在這十首詩詞中,哪幾首的情調與朱自清的《春》相似,充滿對春天的贊頌?
(說明:本問題是課后“閱讀練習•探究”第二題的第一問。設問的目的不是一定要有個固定的答案,而是讓學生 引起注意,初步思考十首詩詞的內容。)
學生自由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引出教學內容:從集中表達對春天的贊美來看,主要有《江南春絕句》《游園不值》《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錢塘湖春行》《鷓鴣天 代人賦》《初春》六首詩詞。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本課的這六首詩詞。
二、朗讀六首詩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其他學生糾正自己讀錯或不準確的讀音,在課本上注音。
2、學生自由質疑,針對不能理解的字詞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討論加以解決。
(學情預測:這六首詩詞都比較淺顯,略難理解的詞語在課本上都已經加以注釋,可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注釋。)
三、學生品讀課文,對比、探討各首詩詞表現春天的特點、方法。
1、學生默讀六首詩詞,思考并且分學習小組討論它們寫的是春天的哪個時候,在描寫上有什么特點。
2、組織討論,自由發言。說說自己喜歡的句子,并且說明理由。可以用“我最喜歡句,因為它…….”的句式來說。
(說明:這是本課的中心內容,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交流、傾聽,理解各首詩詞的內容,體會其情感,揣摩其不同的選材、表達特點等。學生可以自由發言,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教師要尊重學生獨到的感悟,又要防止脫離文本的胡亂牽扯。)
對各首詩詞中有特色的句子試解:
●《江南春絕句》
這首詩寫的是萬紫千紅的春天。
“千里”二句:這兩句一想像的手法描寫了江南春色明麗的美。以“千里”開頭,形象地刻畫出廣闊的江南地區一片美麗春色-----到處鶯歌燕舞,柳暗花明,生機盎然,水村山郭,在春風中飄揚的酒旗增添了春色的明媚。
“南朝”二句:這兩句描繪了江南春色蒙朧的美。南朝修建的許多寺廟,有多少至今還掩映在蒙蒙的細雨中,點綴著江南的春景。這兩句在寫景中又包含著詩人的無限感慨(認為只是單純地寫景也可以,也有專家持這種說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