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聲音的世界里》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1.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愛好。
19.在聲音的世界里
2.理解作者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
3.學習文章描寫音樂的優美詞語。
重點、難點
重點:
(1)給文章分段并歸納段意,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2)學習文章描寫音樂的優美詞語。
難點:理解作者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查字典,解釋下列詞語,并給加點字注音。
(1)嬌憨( ):年幼不懂事而又無真可愛的樣子。
(2)奔放:(思想、感情、文章氣勢)盡情流露,不受拘束。
(3)雍容( ):形容文雅大方,從容不迫。
(4)如泣如訴( ):好像在小聲哭。好像在訴說。
(5)時過境遷:時間過去了,客觀環境也改變了。
(6)左右逢源:比喻事情無論怎樣進行都很順利。
(7)俯拾即是:只要低下頭來檢,到處都是。
(8)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執。(多指文章)
(9)五體投地:指兩手、兩膝和頭著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禮節,比喻
敬佩到了極點。
(10)水銀泄地( ):比喻極其圓潤、流暢。
(11)通暢爽治:運行無阻舒服潔凈。
2.閱讀課文,思考預習提示和課后練習。
二、導入
《絕唱》寫的是古代人對音樂的欣賞,《在聲音的世界里》寫的是現
代人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同學們喜愛音樂,讀后對音樂一定有更深刻
的理解。
三、正課
1.快速閱讀課文,給文章分段并歸納段意。
討論并歸納:
第一段:(第1、2、3節)寫從孩提的笛聲、雨聲慢慢知道,聲音是世
界上最奇妙的東西。
第二段:(第《、5節)寫我學唱歌,感到所有的動人的歌曲似乎都帶
有一點感傷。
第三段:(第6節)寫我對地方曲子的欣賞。
第四段:(第7節)寫我對西洋音樂的欣賞。
第五段:(第8節)寫我對蘇聯音樂的欣賞。
第六段:(第9節)寫我對世界音樂大師作品的欣賞。
第七段:(第10節)寫我對流行歌曲、通俗歌曲的欣賞。
第八段:(第11節)寫音樂使作者體會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神
圣。
2.提問:我孩提時聽到的算命瞎子吹奏的笛聲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寒冷的冬夜,蕭瑟的生活,一聲無依無*的笛子,嗚咽
抖顫,如泣如訴,表達著人生的艱難困苦、孤獨凄清,輕回低轉,聽之淚
下。
3.提問:我聽到的風雨聲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小雨聲使我感覺溫柔、靜穆、和平,而又纏綿、彌漫、無
盡。
中雨聲使我感到活潑、跳蕩、滋潤,似乎這聲音能帶來某些新的轉
機,新的希望。
大雨聲使我壯懷激烈、威嚴和恐懼呼喊著豪情。
突然的風聲能使的心一下子抽緊在一起。
風聲雨聲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憂思中而又躍躍欲試。
4.提問:為什么小雨聲會給我這樣的感覺?
討論并歸納:因為小雨細細的、密密的、下得長久,潤物細無聲。
5、提問:為什么中雨聲會給我這樣的感覺?
討論并歸納:因為中雨較大,有一定的水量,有一定的聲音。它能滋
潤田野,給農作物帶來生機和希望。也給人帶來新的希望。
6.提問:為什么大雨聲會給我這樣的感覺?
討論并歸納:大雨氣勢磅礴,使人有壯懷激烈的感覺。大雨橫掃大
地,那種震撼人心的巨響使人恐怖,給人威嚴。
7為什么說:“莫非,藝術是屬于弱者、失敗者的?”
討論并歸納:因為,我學唱歌,所有的動人的歌曲似乎都帶有一點
感傷,而那些在人生道路上一路暢通的人是不怎么會唱歌的。所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