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二則(梵天寺木塔,以蟲治蟲)》教案2
的和尚 寫一詩中
龍湫宴坐⑵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驛⑶,前 瞰 大海,
的詩句向前俯視可見
然未知雁蕩、龍湫⑷所在, 后因伐木,始見此山。山頂有 大池,相傳以為雁
在什么地方才 一個大湖 認
蕩;下 有二 潭水,以為龍湫。又有經行峽、宴坐峰,皆后人以貫休詩名之也。
山下 兩個水潭 用 給它們命
名:名作動,給……命名
謝靈運⑸為永嘉守, 凡永嘉山水,游歷殆⑹遍, 獨 不言 此山,蓋
名 做 太守(的時候) 幾乎游歷完了 唯獨沒談到 大
當時未有雁蕩之 名。
概 這個名字
第一段: 說明雁蕩山在古代長期不為人知的情況。
1.(“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
交代雁蕩山所在地點,提出本段中心。
2.(“祥符中”至“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
說明本段中心。
先說比作者早60年的宋代“祥符中”“尚未有名”的情況。再引西域書和貫休詩說明宋代以前對雁蕩山雖有零星記述,但不詳細也不明確,提到了雁蕩、龍湫的名字,但具體位置在哪里,人們還弄不清。最后說,南朝“謝靈運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歷殆遍,獨不言此山,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
予觀 雁蕩諸峰,皆峭 拔 險 怪, 上聳 千尺,穹⑺ 崖 巨
觀察 陡峭挺拔險峻奇異 向上聳立(約) 高大的山峰巨大
谷, 不類⑻他山, 皆包 諸 谷 中⑼,自嶺⑽ 外望之,都無所見;
的深谷 和其它的山不相似 包容各個山谷里面 周圍高地 什么都看不
類:像 所見:見到的東西
至谷中 則森然⑾ 干霄⑿。 原⒀其 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所沖激,
到 (一看)卻峭拔林立直沖云霄 推究它形成的道理 被 刷
原:推究為……所……:被動句式
沙土盡去, 唯巨石巋然挺立耳。 如大小龍湫、水簾、初月谷⒁之類,皆是水
都沖走了聳立在那里 像 這一類
鑿⒂ 之穴。自下望之 則 高 巖 峭 壁,從上觀之適⒃與地⒄ 平,
沖刷而成的洞穴 看它們卻是高聳的懸巖陡峭的石壁 恰好同周圍高地平
以至 諸 峰 之頂,亦低于山頂之地面⑴。世間 溝壑⑵中水鑿 之處,皆有
行 至于許多山峰平面 世界上溪谷 里 沖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