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教案
12 . 通過以上分析來看,這首詩歌的主題是什么 ?
詩歌通過描寫了一個使君調戲采桑女羅敷遭到嚴詞拒絕的故事,揭露封建達官貴人的丑惡無恥,熱情贊美了勞動婦女的堅貞不阿和對強暴的反抗。
( 九 ) 課文翻譯
太陽升起在東方,照在秦家的樓上。秦家有個美麗的女兒,她的名字叫羅敷。羅敷最擅長的是養蠶, ( 這天 ) 來到城南采桑。青絲做了籃子提手,桂枝做了籃子的掛鉤。頭上梳的倭墮發髻,耳朵上戴的夜光寶珠耳墜。下邊系的是杏黃色絲裙,上邊穿的是紫綾小襖。走路的人見了羅敷,就放下擔子只是捋著胡子看。年輕的人見了羅敷,脫下帽子裹著 頭只顧瞅。耕田的人忘了犁地,鋤地的人忘了鋤草。 ( 由于耽誤了活兒 ) 回家時互相抱怨 ( 誤了事 ) ,只因貪看了羅敷姑娘。
大守的車馬從南邊來到, ( 見了羅敷,立即迷住了心竅。 ) 被勒住的車前的五匹大馬,踟躕著不知如何是好。太守派了差役去打聽,這是誰家的美女 ? ( 別人回答說 ) “這是秦家美麗的閨女,名字就叫羅敷。” ( 又問 ) “年紀多大了 ? ” ( 回答是 ) “不夠二十歲,又比十五略大些。”太守恬不知恥地問羅敷:“可愿意跟我一起坐車回去不 ?
羅敷不慌不忙地上前搭話:“太守怎么這樣癡愚 ? 太守本來有自己的妻子,我羅敷也本來有自己的夫婿。 ( 你要知道我夫婿是誰嗎 ? 他就在 ) 東邊的那個地方,一千多匹馬的馬隊,我的丈夫就走在最前方。憑什么認出我的夫婿呢 ? 他就騎在跟從著黑馬的大白馬上。青絲系在馬的尾巴上,馬頭上戴著金黃色的籠頭。十五歲還是太守府的小吏,二十歲便作了朝廷上的大夫。三十歲當上侍中郎,四十歲就住進獨掌一城的太守府。他面色潔白,生著稀疏清秀的胡須。在公府中踱起步來,從容舒徐。生中同僚數千人,都說我的夫婿出眾絕俗。”
【 妙文賞析 】
寶•心•人
—— 給那老家伙一個便士
我們是空心人
我們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頭腦子塞滿了稻草。唉 !
當我們在一起耳語時
我們干澀的聲音
毫無起伏,毫無意義
像風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們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有聲無形,有影無色
癱瘓了的力量,無動機的姿勢
那些已經越過界線
目光筆直,到了死亡另一個王國的人
記得我們 —— 如果稍稍記得的話 —— 不是
作為迷失的狂暴的靈魂而僅是
作為空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