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教案
作為稻草人。
賞析:
t•s•艾略特 ( 1888 - 1965 ) ,英國著名詩人、劇作家和批評家,他是二十世紀世界文壇的先驅和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領袖。被譽為“當代最博學的英語詩人”,1922年長詩《荒原》的問世,使他獲得了極高的國際聲譽,進而確立了他現代派詩歌的鼻祖地位,1948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空心人》發表于1925年,他認為是詩人描寫精神空虛的“現代人”的代表作。本詩具有了一種批判的高度,第一段圍繞著英國的一個焰火慶祝儀式展開,篇首的“老家伙”指16XX年試圖炸毀國會大廈的福克斯,在每年的焰火慶祝會上,孩子們要用模擬他做的空心稻草人向家長要一兩個便士玩。詩人首先借稻草人暗示現代人其實只是空心人,然后又用真正的福克斯 —— 迷失的、狂暴的人與現代人對比,說明現代人雖生猶死、雖有聲卻無形,仿佛已“到了死亡的另一個王國”,在這個世界上,他們連“迷失的狂暴的靈魂”都沒有,只是一個個空心的稻草人而已。
【 思維體操 】
在打擊刑事犯罪活動中,公安人員老周、老吳、老鄭、老王負責偵破一起盜竊殺人案。偵察過程中發現甲、乙、丙三人是重要嫌疑對象,并且當中只有一個是盜竊殺人犯,但究竟誰是盜竊殺人犯,四人的判斷卻是各不相同的。
老周斷定:甲不是盜竊殺人犯;老吳斷定:丙是盜竊殺人犯;
老鄭斷定:乙是盜竊殺人犯;老王斷定:丙不同盜竊殺人犯。
偵案結果證明:①盜竊殺人犯確系甲、乙、丙三人中一個。②在四位公安人員的斷定中,只有一人的斷定是正確的。
請問:誰是盜竊殺人犯 ? 誰的斷定是正確的 ?
參考答案:
甲是盜竊殺人犯。老王的斷定是正確的。
題解過程如下:由于吳、王的斷定是相互矛盾的一對判斷,二者必有一真,而已知四人的斷定中只有一真,其余均為假,由此可知周的斷定“甲不是盜竊殺人犯”是假,即甲是盜竊殺人犯。
在這四個斷定中周吳鄭的斷定是假,只有老王的斷定是真的。
三、智能顯示
【 心中有數 】
一、德育:學習女主人公為維護婦女尊嚴,堅貞不阿的品質和勇敢機智的性格。
二、知識:
1 . 掌握以下字的讀音和寫法:倭 墮 襦 捋 髭 踟躕 驪 晰 殊
2 . 了解樂府詩的特點。
三、能力:
1 . 閱讀:①通過閱讀,了解故事梗概,理清作者思路,欣賞主人公的外形美和性格美。
②欣賞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和描寫手法的運用。
2 . 寫作:學習以敘事為主,融以描寫和抒情的寫作方法。
3 . 聽說:進行誦讀訓練。
【 動腦動手】
( 一 ) 解釋加點的字
1 . 組坐觀羅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