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習:每課要點整理
美德:天性絕不兇猛,熱愛和平;它們群居行動,團結和睦;相互間沒有“妒忌”,從不為己爭斗。
美貌:在所有的動物中,馬“身材高大又最勻稱、最優美”,有高貴姿態。
5、作者對兩種馬各持什么態度?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哪些段落?
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二、三自然段。
課文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描繪了馬在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贊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
6、本文多處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將人工馴養的馬與天然野生的馬不同生存狀況的對比,抒發了對馴馬的同情與對野馬的贊美。又如將馬與驢、獅子、牛、駱駝、犀牛、鹿、象七種動物對比,從而更加突出了馬的姿態高貴。
三十、狼(蒲松齡)
1、一詞多義:
其:
恐前后受其敵。(指狼)
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戶)
屠自后斷其股。(指狼)
其一犬坐于前 指兩狼,可譯作其中
之:
復投之 代詞,代指狼。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可譯作“的”。
兩狼之并驅如故 助詞,用在主謂句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久之 助詞,湊足音節,無實義。
又數刀斃之 代詞,它,指狼
以:
介詞, 把 投以骨
介詞, 用 以刀劈狼首
連詞, 來 意將遂人以攻其后也
連詞, 用來 蓋以誘敵
意 :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
敵:
攻擊 恐前后受其敵
敵人 蓋以誘敵
前:前面 恐前后受其敵
向前 狼不敢前
2、詞性活用
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 其一犬坐于前。
3、通假字 止同“只”,虛詞的用法
2、文章結尾一段的議論有什么作用?
―――文章結尾的議論,是作者對所寫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對狼的可悲下場的嘲諷,也是對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的贊揚。狼雖然貪婪兇惡,狡詐陰險,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結尾的議論畫龍點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3、《狼》一文給我們什么啟示?
―――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協退讓,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