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習:每課要點整理
2.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明確:(課文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
3.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采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運用“板塊”并列的結構,將鄧稼先的生平事跡和杰出貢獻放在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從多角度多側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優秀品質,使人物形象顯得悲壯而豪邁,偉大而崇高,讀來令人仰止。
4.全文六個部分之間有什么聯系?
第一部分可以說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個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說是全文的總結。第二部分簡單介紹了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第三部分可以說是第二部分的補充、延伸和擴展,它是以同奧本海默對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現了鄧稼先的氣質、品格和奉獻精神。第四部分從另一角度,寫出鄧稼先貢獻之大。這一部分也可以說是第二部分的擴展。第五部分則是重點寫出了鄧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創造才能、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甘為祖國獻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國男兒歌》中的“男兒”一類的人物。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體化。
十二、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臧克家)
1、 哪兩句話是對聞先生作為學者“說和做”的高度概括?
明確:第一、二自然段。
2、“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怎樣理解“群蟻排衙”?明確:“群蟻排衙”,文中指聞先生寫字工工整整,十分認真,他的手稿都是蠅頭小楷,好象群蟻排衙 。表現了聞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
3、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聞先生學者形象?
明確:先生是一位為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治學嚴謹、不畏艱辛、廢寢忘食、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的卓越學者,言行一致的愛國者。
十三、音樂巨人貝多芬(何為)
1、認為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2、本文的獨特之處在于:把貝多芬還原為一個生活中的有著喜怒哀樂的人,通過多種方法具體描寫人物,表現人物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抗爭。
貝多芬出場前,女傭介紹屬于側面描寫;貝多芬出場后屬于正面描寫
6、7段寫外貌:身高 兩肩 衣服 助聽器:生活窘迫 壓力沉重
段8:寫神情動作:表現人物熱愛工作
段9:屬于外貌描寫,此處重在描繪神韻,表現人物的抗爭意志
11段:屬于語言描寫,表現了人物內心的焦躁,沮喪,脆弱
15-22段屬于語言描寫,直陳人物內心的無奈,痛苦和抗爭
十四、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1、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的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行動和語言。
2、按時間順序來寫:注意語言標志( 第一個、過了一會、接著、左拉、漸漸地、人越來越多)
3、像舞臺劇結構
時間:星期天
地點: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宿舍)
人物:福樓拜為核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個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