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重點課文復習教案
3、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
4、理解一些句子的含義(課文后的練習二)。
5、寫法:a、短句與長句交錯,富有節奏感、音樂美、詩意美。b、語句鏗鏘,有氣勢。c、動靜結合。
6、黃土高原人的性格:樸實、粗獷、開朗。安塞腰鼓舞姿的特點:壯闊、豪放、火熱。
7、排比句和感嘆句的作用:增強句子的語勢,使文章氣勢恢弘,雄渾有力,節奏感強,充滿旋律美,表現出“安塞腰鼓”氣吞山河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8.短句的運用。如:“一群茂騰騰的后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
“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涌不可遏制的情景。
重點背誦:
一、1、課文描寫了安塞腰鼓的哪些方面,安塞腰鼓具有什么特點?
場面、舞姿、后生;表現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2、作者寫安塞腰鼓主要是為了贊頌些什么?
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歌頌黃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歌頌黃土地上的陽剛之美、歌頌承載這一生命的黃土地。
二、閱讀文章“一群茂騰騰的后生。”到“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1、“一群茂騰騰的后生”中的“茂騰騰”一詞寫出了后生們的什么特點?
指身強體壯,生命力旺盛。
2、第七自然段從哪些表演來描寫安塞腰鼓的宏偉場面?
從鼓點聲、擊鼓動作、跳躍的舞步、表演者的眼神和英姿。
3、文中反復寫安塞腰鼓“隆隆隆隆”的聲音,其目的是什么?
渲染氣氛,突出安塞腰鼓的鏗鏘有力以及激越的氣勢。
4、驟雨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這些內容運用哪些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
比喻、排比;突出腰鼓驟響時的聲,行,光彩和力量。
5、如何理解“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的含義,“掙脫”“沖破”“撞開”三個詞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含義:寫出了陜北人民粗獷、豪邁、開朗的性格。不能調換,這三個詞語體現了事物的發展規律,與上句的“束縛、羈絆、閉塞”等詞語照應。
6.“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為什么?
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現柔媚的風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載這樣原始、粗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第二十一課 《偉大的悲劇》
復習重點
1.文體:人物傳記。
2.作者:奧地利的茨威格。
3.理清故事情節。
4.關注令人難忘的細節及人物體現的精神。
5、如何理解“偉大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