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全冊知識要點(下)
2、當面對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歹徒行兇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有能力將其制服時,要勇敢地與其搏斗。沒有能力將其制服時,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還可以撥打“110”報警,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必要時還可以實施正當防止。
16-24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
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尋求調解、提起訴訟、尋求法律援助等等。
17-25生活中有是非善惡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絢麗多彩的,又是復雜的。生活中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往往交織在一起,生活中充滿了真、美、美,但也有假、惡、丑。
17-26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1、真、善、美能夠起到凈化人們心靈的作用,激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人們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從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2、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假惡丑現象,對社會公共生活和社會發展帶來消極影響,危害社會秩序,敗壞社會風氣,損害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對社會生活中的每個人也都會產生不利影響,會使一些人價值觀發生扭曲,鋌而走險,違法犯罪。這些消極現象的存在更是給正在成長的未成年人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腐蝕未成人的心靈,致使少數未成年人精神空虛,行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歧途。
17-27要明辨是非善惡
只有明辨是非善惡,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實現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才能在生活中約束自己的行為,杜絕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誘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才能積極同丑惡現象作斗爭,使自己逐步成為一個正直的人。
17-28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我們應該如何作出選擇
首先,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即道德和法律標準。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用道德的法律去衡量,看其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標準,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其次,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要不斷提高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要增強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勤于學習,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積極社會經驗,加強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
再次,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還要不斷增強自控能力。正確的行為,必須堅持;錯誤的行為,堅決摒棄。
18-29每一種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結果
人在社會中,要工作,要學習,要生活,總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碰到各種各樣的事,出于不同的考慮,作出各種各樣的行為。每一種行為或直接、間接地都會自己及周圍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響,產生一定的結果。
18-30不同的行為有不同的結果
現實生活中,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行為,有正確的,有錯誤的;有文明的,有不文明的;有道德的,也有不道德的;有善良的,也有邪惡的……這些形形色色的行為,由于行為者的動機不同,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行為的程度不同,因而所產生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18-31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1、要對自己行為的后果作出正確的判斷。要加強道德修養,增強法制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在做一件事以前預先對其可以產生的后果作出正確的判斷,盡量避免因做錯事而給自己、他人和社會帶來損害。
2、增強責任意識,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扮演著不同角色,承擔著多種不同的責任。只有增強責任意識,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認真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才能成為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