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案-人生難免有挫折(精選2篇)
政治教案-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懂得任何人都會遇到挫折,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遇到挫折的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過是人們的良好愿望而已。使學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種因素,幫助學生學會遇到挫折時,能夠正確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幾個挫折情景的展示,讓學生體會什么是挫折?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所遇到的困難、挫折,加深學生對挫折的理解。通過列舉名人、偉人的事跡,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人生難免有挫折。教會學生分析。通過一些圖片使學生從直觀上認識造成挫折的原因,對自己遇到的挫折能正確找到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當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加強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當前的首要問題,讓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以一種平常心來對接受和對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會對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讓學生了解產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從而找出有效方法解決或幫助他人解決。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挫折為什么是難以避免的”是本框的教學重點。現在的青少年生活條件比較優越,而且在家里也是倍受寵愛,因此容易造成青少年一些錯誤的認識:人生的旅途會事事順利,暢行無阻。因此這個問題就顯得很重要,講好這個問題也為后面內容的講解打好了基礎。
“什么是挫折”是本框的另一個重點。雖然書上對挫折的定義做了確切的解釋,但是挫折是什么應該讓學生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初一學生心理知識欠缺,因此講解這一問題稍有難度。
教法建議
1、列舉現實生活中幾個遇到挫折的事例,讓學生分析他們都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或挫折。
2、學生列舉自己現在所面臨的挫折是什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他們對挫折的理解。
3、利用書上一些名人、偉人的故事和收集的其他事例,使學生分析出在社會生活中遇到挫折的原因。
4、利用一些圖片或錄像,使學生們直觀感受造成挫折的原因,進一步了解有些造成挫折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通過自己努力避免的。
教學設計示例
(投影):
1、有位學生,在小學時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他自己也很喜歡學習。小學老師經常表揚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但上了中學后,他發現自己的學習成績明顯下滑,考試成績常常排在20名之外,這令他非常惶恐,父母也因他的成績問題常責備他。他漸漸地對各種考試感到害怕。
2、放學了,一個學生常常磨磨蹭蹭不愿回家。后來老師一了解發現,原來這個學生的父母離婚了,冷冷清清的家庭令他難受。
3、有個女生被同學懷疑偷了錢包,自感委屈難當,百口難辯,結果以自殺來表示自己的清白。
(提問):這三則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略
哪位同學能談談你是如何理解挫折一詞的?
(板書):1、什么是挫折
(學生談對挫折的理解)
“挫折”一詞,在我國古代最初是用以表明戰爭中的失利。
(板書):挫折指人們在物質或精神方面的愿望,受到阻礙或中斷的狀況。
例如農民會遇到自然災害而顆粒無收,工人會因為企業經營困難而下崗;機關干部也會面臨精簡機構而裁員,我們青少年也可能會在學習成績、升學考試、同學關系、身體健康等問題遇到挫折。
(提問):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會遇到挫折?你能否舉例說明?
(生答):略
順境、成功并不是永遠圍繞在偉人、名人的身旁:孔子從小生活貧寒,但他孜孜不倦地求學,最終成為著名的教育學家。蒲松齡文采過人,滿腹經綸,但在科舉考試中屢屢落第。面對打擊,他并未悲觀,怨天尤人,而是立志寫一部“孤憤之書“,遂有《聊齋志異》這部流芳百世的佳作。還有屈原、貝多芬、張海迪、鄧小平等偉人,無不是經歷了種種坎坷、磨難和挫折。
(板書):2、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
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遇到困難的人,我們節假日說的“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等,都反映出人們的美好祝愿。因此,挫折、困難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無法避免。
(談一談):你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原因是什么?
(生答):略
從剛才同學們的談話中可以看出,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們不可能完全避開這些因素或不讓這些因素發生作用,這就決定挫折是難以避免的。
3、造成挫折的因素。
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分為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和學校因素以及個人因素。
(1)、自然因素:
圖片:——洪水、地震、沙漠化等。
沙塵暴 洪水沖壞德國的鐵路 洪水
(錄像)----1998年特大洪水、地震造成的危害。
這些自然災害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可避免的創傷和挫折。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會越來越深刻,我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會越來越強,但是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
(2)、社會因素:
圖片:9*11事件、巴以沖突。
9*11事件 9*11事件 巴以沖突中死去的嬰兒
戰爭給人民 、社會、國家帶來的危害相當大,因此和平一直是當今世界兩大主旋律之一。親人在戰爭中離去,對生者是精神上的痛苦。平民在戰爭中受傷,是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還有的人是由于受到政治、宗教等社會因素慘遭迫害。大詩人屈原,受到貴族保守集團的反對,改革終遭失敗,被流放到沅湘流域,最后在悲憤憂郁中自投汨羅江而死。哥白尼、布魯諾為堅持真理,被教會視為異端邪說,布魯諾被活活燒死。這些都是社會因素造成的挫折。
(3)、家庭和學校因素:
包括家庭變故、教育不當,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緊張、焦慮、恐慌和失落。
學生可以談談家庭和學校給自己帶來了哪些挫折和不適?
(學生討論)略。
(4)、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是指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請同學談一談個人會有哪些因素產生挫折因素?
學生:略
同學們談到了體力、智力、外貌以及生理缺陷等方面會對個人產生挫折心理,除此之外,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對自己估計不當、期望值過高,意志薄弱,情緒不穩定等也會導致個人的挫折心理。
(小結):通過分析,我們了解了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更容易產生挫折心理。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認真分析出挫折的原因,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面對挫折,經受考驗。
政治教案-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2
初一思想政治《人生難免有挫折》教案
[教學目標 ]:
1. 理解心理學上挫折的涵義;
2. 識記造成挫折的因素,理解“人生難免有挫折”。
3. 在學習生活中遇到挫折時,能具體分析造成挫折的因素,努力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緒。
[教學重點]:造成挫折的因素。
[教學難點 ]:什么是挫折?(比較日常生活用語中的挫折與心理學上的挫折)
[教學手段]:
通過網絡課件的演示和師生交互作用,使學生在理解學習知識的基礎上,能進行師生、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并能開闊視野,了解“挫折”的相關理論和案例,加深對學習內容的掌握與運用。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展示四張圖片):畫面上青山綠水,山間小溪緩緩流淌。請同學們描述一下畫面,它讓你有什么感受?
看上去小溪緩緩流淌,自然流暢,很輕松,很平靜。其實大江東去,百川歸海。其整個過程,卻并非一帆風順。它時而急,時而緩,碰到暗礁、險灘它會打個漩渦,激起來幾朵水花,但它依舊前行。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生長、發展都是如此。
人的一生又如何呢?
人的一生短暫而又漫長,其生活歷程更不平坦,雖然人人希望事事順利,但這是不可能的,人們隨時都可能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張海迪和桑蘭(見課本第二頁彩圖),在生活中經歷的挫折,引發了人們感受生命的議論,激勵更多的人去面對困難,在挫折中前行。
可見,挫折不僅是對人的磨難,更使強者發奮圖強。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能夠承受挫折,并且在面對挫折時能夠迎難而上,勇于開拓
第四課 能夠承受挫折 勇于開拓進取
[講授新課]
(引導學生閱讀引言的故事)
提問:談遷是個大人物,他經歷了那么多的挫折,最終獲得了成功,而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學生,是否可以避免挫折,事事順利呢?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不可能,因為人生難免有挫折。
一、人生難免有挫折(板書)
“笑口常開”、“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一帆風順”、“天天都有好心情”┄┄這些都是我們日常說的吉祥話語,我們衷心希望生活就是如此,沒有煩惱,沒有挫折,沒有錯誤,沒有失望┄┄,只有歡喜和順利,但就大多數人來說,這似乎是一種奢望。事實上,只要人們有目標,有追求目標的活動,就會遇到干擾、障礙,遭受損失和失敗。你心胸再開闊,也會有各種感受和情緒,只不過挫折有大有小,有長久有短暫,多一些或少一些罷了。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挫折的人是不存在的,偉大人物是這樣,普通人也不例外。
觀察古今中外名人的生活道路,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無一不是從挫折和坎坷中磨礪出來的。
(投影1)
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孫戶臏腳,《兵法》修例
教師解釋古文意:
相傳周文王被囚禁在牖里時,推演古代的八卦為六十四卦,成為《周易》一書的骨干。孔子(字仲尼)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主張,卻受到圍攻和絕糧的困厄,他回到魯國,寫出《春秋》一書。屈原受小人陷害,正確的主張得不到楚王采納,反被流放,他因此而創作了名篇《離騷》。魯國史官左丘明不幸失明,他沒有向命運屈服,寫下了《國語》。孫臏被學第龐涓嫉妒陷害,受到斷足的迫害,他仍然以其《兵法》名揚天下。
(投影2)
人類科學史上的巨人愛因斯坦,在報考瑞士聯邦工藝學校時,竟因三科不及格落榜,被人恥笑為“低能兒”。
小澤征爾這位被譽為“東方卡拉揚”的日本著名指揮家,在初出茅廬的一次指揮演出時,曾被中途“轟”下場,緊接著又被解聘。
(投影3)
學習方面:學習成績達不到自己的目標;
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
沒有編入理想的班級;
沒有機會顯示自己的才能和興趣等。
人際關系:不受老師喜歡;
經常受到同學的排斥、諷刺;
交不到能講知心話的朋友;
父母教育不當等。
興趣愿望:興趣得不到大人的支持;
因生理條件限制,不能達到自己的愿望等。
自尊方面:得不到老師、同學的信任,常受輕視;
自感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卻沒有評上“三好”;
沒被選為班干部;
體育競賽、學習競賽中得不到名次等。
提問:請談談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挫折是什么?當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怎樣對待它的?
(讓學生就這個問題充分發言)
從同學們的發言中,我們不難認識到,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總會有各種需求得不到滿足,愿望和目標的實現受到阻礙,或遇天災人禍的打擊而遭受挫折,所以說: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是無法避免的。
1. 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板書)
提問: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為什么難以避免,產生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略
2.造成挫折的因素 (板書)
造成挫折的因素,可以分為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個人因素等。
投影:
材料:1976年的7月28日的凌晨,河北省唐山市發生了7.8級強烈地震,唐山市頃刻間成為一片廢墟,24萬人喪生,83萬人受傷,1200個家庭絕戶,數萬個家庭支離破碎。1998年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水,使多少人流離失所,財產和生命受到極大的威脅。2002年4月的北京多次被沙塵暴襲擊,黃沙蔽日,街上行人稀少,能見度低。
提問:地震、水災和沙塵暴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創傷,這些挫折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
(1)自然因素(板書)
過度:那么,造成挫折的第二個因素是什么呢?
(2)社會因素(板書)
見下列二則材料:
材料一:風華正茂的大學生,有著美好前程的陳果,因練習于2001年初在天安門廣場參與自焚。陳果燒傷十分嚴重,燒傷面積達80%,頭部布滿疤痕,那雙曾經撥動出美妙旋律的纖細靈巧的手,因自焚時被燒焦而永遠地失去了。
材料二:美國東部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9時(北京時間9月11日23時)前后,美國紐約和華盛頓的主要建筑接連遭到恐怖主義分子襲擊。恐怖主義劫持的兩架飛機撞擊了紐約世貿中心101層的姊妹樓,有超過1000人在恐怖襲擊中受傷。兩座大樓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引起了民眾的極大恐慌。這兩座曾經是世界上最高的標志性建筑當前已經不復存在了。
(3)家庭和學校因素(板書)
家庭和學校因素。它包括家庭變故、教育不當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緊張、焦慮、恐慌和失落。
家庭因素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家庭是每個人出生后的第一個生活環境,是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場所。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家庭經濟狀況、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和鄰里的關系,都會對青少年心理造成影響。
此外,學校是一個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教育青少年的專門機構。學校教育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因而學校教育必須從全面育人的角度出發,若出現偏差,就會對青少年的心理帶來危害。(閱讀書中60頁第3自然段的例子,談談你的想法。你在學校教育中,有過哪些挫折?)
投影:
有這樣一個17歲的少年,他的父母離了婚,法院將他判給了母親。家庭的破裂,給他的心靈蒙上了陰影,不久他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緊接著便是母親焦慮的規勸甚至是責罵,使他的情緒低落,孤零凄慘的感覺油然而生。從此,他頻繁出入于舞廳、影劇院、電子游戲室,但是這些都不能驅逐壓在他心底的痛苦。就在這時,他結識了一個吸毒者,為了擺脫家庭破裂帶來的孤獨、茫然,他接受了毒品。
請同學們討論一下,是什么使這個少年最終走向墮落?
(4)個人因素(板書)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挫折的造成,來自于個人體力、智力、外貌以及生理缺陷的限制,即來自于個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例如:身體不高卻想成為籃球運動員;眼睛近視的卻想當飛行員;制定學習計劃,卻不堅持完成,因而成績不理想;待人刻薄、虛偽,所以沒有朋友,很是孤獨寂寞;等等。
請學生舉一些由于個人因素造成的挫折的例子?
[課堂小結]:
挫折是普遍存在的,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認真分析出現挫折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面對挫折,經受考驗。
[課外練習]:
思考題:有人說:“我心胸開闊,遇到什么困難都想得開,或者說我根本就不去想它,這樣我就可以避免挫折了。”這種說法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