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免有挫折(精選12篇)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1
【教案】
授課教師:蘇元平 時間:2005.5.9 地點:化學多媒體教室
本課設計理念:
1、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2、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品德的養成,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3、合作學習,實現師生平等,教師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
教學目標 :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教學中,使學生能以正確的態度直面挫折,學會客觀地分析挫折及成因,讓學生深刻體悟到“,我們要直面挫折”,進而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堅強的意志。
【知識目標】了解挫折的含義、挫折產生的原因。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正確面對挫折,分析挫折的能力,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學重點: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產生挫折的原因
樹立積極的對待挫折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
教學過程 :
活動一:“說說心里話”
² 活動目的:通過給母親寫祝福語,讓學生明白這些祝愿中往往總是美好的,但在現實中卻經常會遇到挫折。
² 活動過程 :通過學生回憶在母親節時給自己母親的祝福,教師讓學生念,再由教師用過渡語導入 新課。
<導入 新課> 標題:
<新課探究學習>
一、挫折與人生相伴
活動二:討論歸納挫折含義
² 活動目的:學生材料在教師的點撥下,歸納理解挫折的含義。
² 活動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P60鄧亞萍的經歷,并思考、討論鄧亞萍遇到哪些挫折,并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分析理解什么叫挫折?
活動三:展示交流材料,感悟挫折難免
² 活動目的:引導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材料,使學生在交流中體悟到挫折對名人、凡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從而能理解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² 活動過程 :通過學生展示、交流收集到的名人受挫的故事及自己遇到的挫折,理解挫折的普遍性。
活動四:學生自學,教師幫助理解挫折原因
² 活動目的:意在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在自學中學會歸納概括造成挫折的原因。
² 活動過程 :學生閱讀教材P61-62內容,在教師的點撥、提示下歸納挫折的原因,舉例理解不同的因素,并通過幻燈片出示的材料鞏固這一知識。
二、不同態度,不同結果
活動五:學生回憶,樹立正確對待挫折觀
² 活動目的:通過學生的參與、回憶自己受體驗,樹立對待挫折的正確人生態度。
² 活動過程 :幫助學生回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時的選擇,進而認識到選擇積極和消極的人生態度,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課堂小結:
學生談本課學習的感悟。
練習鞏固: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掌握本課所學的知識。
課后練習布置:
教學反思: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2
河南省濮陽市第五中學 王飛
教學要點:
1
2 為什么人們難以避免挫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為什么人們難以避免挫折?
2人生難免會遇到挫折?
教學過程
導言: 縱觀古今中外,所有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人,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在奮斗的過程中,無一不經過一次次的挫折和困難,司馬遷、張海迪、愛迪生、華羅庚等,那么,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在生活的過程中,你遇到過挫折么?你對挫折有什么認識?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第四課將針這個問題作出詳細的回答?
出示教學目標 :
1 理解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2 識記挫折產生的因素有哪些?
3 分清各種因素的區別
自學目標
1 自讀課文一遍,了解各段意思.
2 你還聽過那些名人,偉人與挫折有關的故事
3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四種)
4 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心情怎樣?
(學生自讀課文,自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時間約8分鐘)
老師應注意問題:
1 難道真的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么?有沒有例外呢?
2 講解”為什么人們難于避免挫折”時注意: A 說明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B 對造成挫折的因素進行具體說明. 3 應對教材中的人物低一些情況有所了解
自學效果檢查:
提問:
1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四種)
答 由自然因素 社會因素 家庭和學校因素 個人因素等
2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心情怎樣?
3容易產生挫折心理的個人因素有哪些?
答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4為什么家庭和學校因素有可能使子女產生挫折心理
課堂作業 :
必做題:
1 基礎訓練36頁單項選擇 1—6題(2分鐘)
2基礎訓練36頁多項選擇1---4題(2分鐘)
速記題
1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四種)
2 導致挫折心理的個人因素有哪些方面?
思考題(辨析題)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懂得任何人都會遇到挫折,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遇到挫折的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過是人們的良好愿望而已。使學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種因素,幫助學生學會遇到挫折時,能夠正確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幾個挫折情景的展示,讓學生體會什么是挫折?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所遇到的困難、挫折,加深學生對挫折的理解。通過列舉名人、偉人的事跡,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教會學生分析。通過一些圖片使學生從直觀上認識造成挫折的原因,對自己遇到的挫折能正確找到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當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加強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當前的首要問題,讓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以一種平常心來對接受和對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會對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讓學生了解產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從而找出有效方法解決或幫助他人解決。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挫折為什么是難以避免的”是本框的教學重點。現在的青少年生活條件比較優越,而且在家里也是倍受寵愛,因此容易造成青少年一些錯誤的認識:人生的旅途會事事順利,暢行無阻。因此這個問題就顯得很重要,講好這個問題也為后面內容的講解打好了基礎。
“什么是挫折”是本框的另一個重點。雖然書上對挫折的定義做了確切的解釋,但是挫折是什么應該讓學生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初一學生心理知識欠缺,因此講解這一問題稍有難度。
教法建議
1、列舉現實生活中幾個遇到挫折的事例,讓學生分析他們都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或挫折。
2、學生列舉自己現在所面臨的挫折是什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他們對挫折的理解。
3、利用書上一些名人、偉人的故事和收集的其他事例,使學生分析出在社會生活中遇到挫折的原因。
4、利用一些圖片或錄像,使學生們直觀感受造成挫折的原因,進一步了解有些造成挫折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通過自己努力避免的。
教學設計示例
(投影):
1、有位學生,在小學時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他自己也很喜歡學習。小學老師經常表揚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但上了中學后,他發現自己的學習成績明顯下滑,考試成績常常排在20名之外,這令他非常惶恐,父母也因他的成績問題常責備他。他漸漸地對各種考試感到害怕。
2、放學了,一個學生常常磨磨蹭蹭不愿回家。后來老師一了解發現,原來這個學生的父母離婚了,冷冷清清的家庭令他難受。
3、有個女生被同學懷疑偷了錢包,自感委屈難當,百口難辯,結果以自殺來表示自己的清白。
(提問):這三則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略
哪位同學能談談你是如何理解挫折一詞的?
(板書):1、什么是挫折
(學生談對挫折的理解)
“挫折”一詞,在我國古代最初是用以表明戰爭中的失利。
(板書):挫折指人們在物質或精神方面的愿望,受到阻礙或中斷的狀況。
例如農民會遇到自然災害而顆粒無收,工人會因為企業經營困難而下崗;機關干部也會面臨精簡機構而裁員,我們青少年也可能會在學習成績、升學考試、同學關系、身體健康等問題遇到挫折。
(提問):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會遇到挫折?你能否舉例說明?
(生答):略
順境、成功并不是永遠圍繞在偉人、名人的身旁:孔子從小生活貧寒,但他孜孜不倦地求學,最終成為著名的教育學家。蒲松齡文采過人,滿腹經綸,但在科舉考試中屢屢落第。面對打擊,他并未悲觀,怨天尤人,而是立志寫一部“孤憤之書“,遂有《聊齋志異》這部流芳百世的佳作。還有屈原、貝多芬、張海迪、鄧小平等偉人,無不是經歷了種種坎坷、磨難和挫折。
(板書):2、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
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遇到困難的人,我們節假日說的“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等,都反映出人們的美好祝愿。因此,挫折、困難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無法避免。
(談一談):你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原因是什么?
(生答):略
從剛才同學們的談話中可以看出,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們不可能完全避開這些因素或不讓這些因素發生作用,這就決定挫折是難以避免的。
3、造成挫折的因素。
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分為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和學校因素以及個人因素。
(1)、自然因素:
圖片:——洪水、地震、沙漠化等。
沙塵暴 洪水沖壞德國的鐵路 洪水
(錄像)----1998年特大洪水、地震造成的危害。
這些自然災害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可避免的創傷和挫折。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會越來越深刻,我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會越來越強,但是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
(2)、社會因素:
圖片:9*11事件、巴以沖突。
9*11事件 9*11事件 巴以沖突中死去的嬰兒
戰爭給人民 、社會、國家帶來的危害相當大,因此和平一直是當今世界兩大主旋律之一。親人在戰爭中離去,對生者是精神上的痛苦。平民在戰爭中受傷,是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還有的人是由于受到政治、宗教等社會因素慘遭迫害。大詩人屈原,受到貴族保守集團的反對,改革終遭失敗,被流放到沅湘流域,最后在悲憤憂郁中自投汨羅江而死。哥白尼、布魯諾為堅持真理,被教會視為異端邪說,布魯諾被活活燒死。這些都是社會因素造成的挫折。
(3)、家庭和學校因素:
包括家庭變故、教育不當,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緊張、焦慮、恐慌和失落。
學生可以談談家庭和學校給自己帶來了哪些挫折和不適?
(學生討論)略。
(4)、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是指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請同學談一談個人會有哪些因素產生挫折因素?
學生:略
同學們談到了體力、智力、外貌以及生理缺陷等方面會對個人產生挫折心理,除此之外,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對自己估計不當、期望值過高,意志薄弱,情緒不穩定等也會導致個人的挫折心理。
(小結):通過分析,我們了解了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更容易產生挫折心理。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認真分析出挫折的原因,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面對挫折,經受考驗。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4
人生難免有挫折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挫折的含義,造成挫折的因素;
2、理解挫折帶來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堅持以積極的態度應對挫折,做到揚長避短,健康成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挫折具有不可避免性,從而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挫折。
教學重點 挫折對人的影響。
教學難點 挫折也是財富。
教學方法 情境設置、名言賞析、問題探究、閱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設境示標】
敘述情境: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吉祥的話語,如“笑口常開”、“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一帆風順”、“天天都有好心情”……我們衷心希望生活就是如此,沒有煩惱,沒有錯誤,沒有失望……但就大多數人來說,這似乎是一種奢望。事實上,正如俗語所說的那樣,“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只要我們有具體明確的人生目標,有追求目標的實際行動,就有可能遇到干擾和障礙,遭受損失和失敗。因此,人生難免有挫折。
設疑導入:那么挫折究竟是如何導致的?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挫折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學習新的一課《笑對生活》第一節。
板書課題:人生難免有挫折。
展示目標:教師可借助媒體等教具展示或語言直接陳述教學目標。
二、【感悟探究】 感受生活中的挫折
指導閱讀: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文本p33小字部分的兩則案例材料。設疑導思:這兩則案例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發?
感悟交流:啟發學生結合自身感悟,合作探究,擇優交流。
歸結明確:人生難免有挫折;失敗是成功之母;挫折孕育著成功;挫折能磨練人的意志;人們是在克服困難和挫折的過程中才不斷取得進步的;……
追思列舉:生活中不如人意的一些事情。
激疑導思:◆由此看來,究竟什么是挫折呢?
◆遭遇挫折時往往會引起心理和行為上怎樣的反應?請結合自己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加以說明。
討論探究:自主討論,合作探究,并擇優交流,點撥啟迪。
歸結分析:挫折是人們在從事某種活動、追求某個目標時遇到的障礙或干擾。在心理學上,挫折是指人在實現某種目標的過程中,因遇到無法克服且無法超越的障礙而產生的緊張狀態或情緒反應。人的行為總是從一定的動機出發并指向一定的目標的。
閱讀感悟:指導學生快速閱讀并感悟文本p34案例情境。
設疑導思:
◆導致劉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結合自身經歷舉例說明你是怎樣看待和對待所遇挫折的。
探究交流:啟發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列舉說明,并點評補充。
歸結明確:每個人遇到挫折的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歸結起來,不外乎兩種,即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客觀因素一般情況下是人力不可為的,因此難以克服;而大部分主觀因素,通過自身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拓展知識:結合文本p34“知識鏈接”的相關內容和具體案例深入說明挫折產生的原因。
設疑導讀:◆我們青少年學生為什么會產生挫折感呢?
閱讀思考:指導學生閱讀本框最后一段內容,思考探究,討論交流。
歸結明確:挫折感來自于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激烈沖突!
三、【體驗交流】 挫折也是財富
媒體展示:獨臂泳將王小福殘奧會勇奪金牌的精彩瞬間或其他圖片。
情境呈現:文本p35“梁帥的故事”。
激疑導思:◆梁帥的事例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
體驗交流:引導學生文本p34—35相關內容思考體驗,探究交流。
歸結明確:同樣是挫折對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在一些人那里,它會成為生活中的災難、成長中的障礙;在一些人那里,它會成為人生的財富!
格言賞析:引領賞讀外國格言——“是挫折使骨頭堅如燧石,是挫折使軟骨變成肌肉,是挫折使人戰無不勝。”
設疑導思:◆這句格言給我們什么啟示?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挫折?
體驗交流:引導學生結合文本p35—36內容思考體驗,探究交流。
歸結明確:分別運用文本p35和p36兩段文字提煉總結。
再讀體驗:指導學生閱讀文本p36“富蘭克林的故事”強化認識。
四、【提煉升華】
挫折是普遍存在的,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認真分析出現挫折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面對挫折,經受考驗,成長成才!
五、【訓練反饋】
感悟思辨 關注生活
觀點鏈接:有人說:“我心胸開闊,遇到什么困難都想得開,或者說我根本就不去想它,這樣我就可以避免挫折了。”這種說法對嗎?
請你評析: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5
教案 第五課第一框《人生難免有挫折》(含課件)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二中初中部 于娜娜 830002
單元知識綜述
一個人健康人格的成長需要具備面對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質。本單元主要讓同學們了解和掌握有關挫折和意志品質的知識、面對挫折的方法、提高意志品質的方法。學會正確認識挫折和運用對待挫折的方法,就能培養我們樂觀向上的態度,做生活的強者。本單元從中學生心理發展需要出發,通過對意志品質的特點、意志品質培養方法的學習和活動體驗,引導學生自覺磨煉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堅強起來。
教法學法概述
活動式教學方法是特色,包括合作式討論、小組合作式學習、班級分享式學習、情境活動式學習等。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們面對挫折能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善于用英雄模范人物、先進人物、名人戰勝挫折的事跡和名言激勵自己,深刻體悟“人生難免有挫折”,進而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培養堅強意志。
能力目標:
初步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挫折的能力。
知識目標:
使學生知道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道理,懂得挫折能磨煉意志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造成挫折的因素。
[教學難點]
人的活動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
[課前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3張白紙(一張提前寫好愿望、其余兩張空白)、學生編排小品。
[教學過程]
教師:(打出第一張幻燈片,呈現出供學生選擇的直線圖和曲線圖)同學們,如果這兩條線代表人生進程圖,你會選擇哪一條?把你的選擇繪制到第二張紙上,并附上你的選擇原因。
學生:(繪制過程略)
教師:讓我們請幾位同學來說說他的選擇吧!
學生1:我繪制的是一幅直線圖,因為我希望我的一生一帆風順。
學生2:我的選擇是繪制一幅曲線圖,因為我知道我們的一生不可能永遠平坦,肯定有困難有挫折,我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
教師:感謝以上同學們讓我們分享了他們的選擇。第一幅直線圖是我們的理想狀態,而第二幅曲線圖呈現的是一種現實狀況,我們期待一生平安,永遠幸福,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大家想想,這些會真的實現嗎?
學生:不能,因為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麻煩。
教師:是啊!這就是人生難免有挫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解讀挫折,開始《人生難免有挫折》的探究學習吧!
教師出示第二張幻燈片。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進行一個有趣的人物競猜小活動,請大家根據已有的提示猜猜她是誰?
(教師出示第三張幻燈片)
教師:你們猜出她是誰了嗎?
學生:鄧亞萍。
教師:完全正確,掌聲鼓勵一下。看來大家都很熟悉鄧亞萍,她為國家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值得我們學習,她的成長過程是不是一帆風順的呢?大家帶著小先生提出的問題仔細閱讀教材60頁的材料。
(教師出示第四張幻燈片,其中提出問題:鄧亞萍8歲時有一個什么愿望?當時實現了嗎?她的心理反應是什么樣的?最后她的愿望實現了嗎?)
學生:她在8歲時想進入省隊打乒乓球,但當時落選了,她很傷心,但她并沒有就此消沉,而是苦苦訓練,終于實現了她的愿望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教師:作為名人的她遇到了挫折,那么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呢?同學們拿出記錄你們愿望的第一張紙,你們實現了嗎?有沒有遇到困難?
學生:有太多困難了,讓我們很難過。
教師:現在你再看著這些愿望,如果我宣布你的這些愿望都不能實現了,你的心情會怎樣?(給學生一點想象的時間)
學生:煩悶、傷心、不安、難過……
教師:盡管大家用了不一樣的詞語形容,但要表達的情緒是一樣的,那就是一種不快樂的消極情緒,是由我們的愿望──有目的的活動受阻后引起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挫折。有哪位同學可以總結出挫折的含義?
學生:挫折就是我們有目的的活動受阻了和因此產生的消極情緒反應。
教師:真棒!這就是挫折的含義。(打出第五張幻燈片,介紹挫折的內涵)
教師:同學們,在你們成長的歷程中,是否遇到挫折呢?拿起我們的小話筒,一起來靜靜聆聽你心底的聲音。
(打出第六張幻燈片)
學生1:我在上小學時成績很差,我也很用心在學,可每次考試時我就很緊張,所有學過的知識全都忘記了,我總覺得付出與收獲差距太大,為此我覺得自己特別失敗。
學生2:現在我上了初中,還是重點中學,我在班級里變的不再那么出眾了,心里總覺得有好多壓力,很煩!
學生3:我覺得和父母溝通太難了,我們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
教師:通過同學們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出,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同時打出第七張幻燈片──挫折與我們相伴)遇到挫折后都很難過,這是由很多因素制約的,人生難免遇到各種挫折,這不,咱們陽光心理診療室就來了一位新朋友,咱們快去認識一下吧!
出示第九張幻燈片:大家好,我叫小龍,出生在河南省洛陽市,我是一個很不幸的人。從小酷愛美術的我被診斷患有先天性缺陷──色盲癥,這讓我以后怎么畫出美麗的圖畫呢?疼愛我的爸爸因車禍早早離開了我,我和媽媽相依為命,誰知禍不單行,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又奪去了媽媽的生命,瞬間我成了一個孤兒,我失去了從前所有的歡樂。在學校里由于我的成績差,老師和同學們都不喜歡我,我真的很苦惱!
教師:聽完了小龍的傾訴,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小龍走出受挫的陰影嗎?
學生:愿意。
教師:那就讓我們每個人擔當起心理小專家的重任,為他實施診療方案,每四人一組討論,他都遇到了哪些挫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出示第10張幻燈片)
學生:(討論略)
學生1:他有先天性缺陷──色盲癥,這是他遇到的一個無法改變的挫折,我們分析這是由他的生理缺陷造成的。
學生2:他的媽媽爸爸都去世了,這對他來說是一種傷痛,也是一種挫折,是由不可避免的天災人禍造成的。
學生3:他與老師同學相處不融洽,是由他的性格或心理因素造成的,這里不排除教育不當的因素。
教師:同學們總結得很正確,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造成挫折的諸多因素,老師集合了大家的智慧,簡單歸納一下(出示第11張幻燈片),說明造成挫折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人為因素,因為天災人禍、人為因素和自身缺陷的存在,人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不過我們也正是在不斷認識挫折、面對挫折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這就涉及到我們接下來要談的面對挫折的態度問題。請出小演員演短劇《3個50分》。
學生:(表演略)
附劇情如下:
拿到成績單后
學生甲:(垂頭喪氣)走進教室,“哎,我真是笨死了,又是50分,看來我就不是讀書的料,我決定了立即回家賣紅薯!
學生乙:(憤怒)“我決不能原諒自己的失誤。從現在起我要好好學習,”(十分鐘過后)禁不住朋友的邀請,拿著籃球就出去了,(紅光滿面)“其實我也不錯了,張三才考了30分,我比他高20分呢!以后再努力也不晚。”
學生丙:(冷靜)“這次我考得特別不好,說明最近我的學習狀態不好,我要及時調整,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不氣餒。”(無數個夜晚挑燈苦讀)
教師:感謝同學們的精彩表演,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他們遇到同樣的挫折后表現卻截然不同,請大家就此點評一下。
學生:學生甲是個膽怯懦弱的人,學生乙是個意志不堅定半途而廢的人,學生丙是一個意志堅強迎難而上的人。
教師:這就是面對挫折的三種態度(出示第12張幻燈片)──退縮放棄、半途而廢、堅持到底。你們想做哪一種人呢?
學生:堅持到底的人。
教師:是啊!這就要求我們認識清楚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勇敢面對挫折,就能戰勝挫折!最后送一首《奔跑》給大家,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勇敢面對挫折,奔跑在人生的金光大道上。
(教師出示第13張幻燈片)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6
設計理念:
本課以說一說、講一講、議一議、談一談四個活動為主線,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探究,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從“我的祝福”到“原因分析”中體驗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從“我的建議”中進一步認識造成挫折的各種因素,并且懂得如何盡量減少和避免一些人為因素造成的挫折;從“我的感受”中發現挫折的雙重性,從而明白挫折是對意志的一種考驗,達到本課學習的目的。
教學過程 :
一、情景激趣,導入 新課
多媒體創設情景,學生在喜慶的氛圍中七嘴八舌話祝福,學會善于祝福別人,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順暢地導入 新課。
“說一說”———我的祝福
過年啦!
叔叔的書店開張啦!
好朋友過生日啦!
我們多么希望這些美好的愿望都能變成現實呀!然而,“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這類的祝福都只不過是人們的良好愿望而已。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歷程又是不平坦的。正如古人所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人們的生活中總會有些不順心的事情發生,下面請同學們來自學課本第一目,完成下列問題。
二、活動體驗,探究悟理
1、根據自學提綱,找出自學的問題答案
2、多媒體設置多種情景,根據自學內容分析造成挫折的多種原因
講一講:
------原因分析
3、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個人愿望因某些因素的干擾而受到阻礙或中斷的狀況,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挫折。
剛才同學們講的這些不順心事———挫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這些挫折可以避免嗎?
造成挫折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社會因素、自然因素、家庭因素、個人因素。很多的時候人們不可能完全避開這些因素,或不讓這些因素發生作用。因此,我們說挫折是難以避免的。但是,有些自然災害是人為造成的,如缺乏安全意識人為造成的火災;缺乏環境意識,破壞生態平衡人為釀成的水災等,經過教育增強人們的減災意識,是可以減少或者避免的。
4、多媒體設置情景,學生面對現實,評頭論足談論造成挫折的因素及如何盡量減少和避開一些人為因素造成的挫折。
“議一議”----我的建議
山洪爆發----
文化大革命期間老師被稱為“臭老九”----
單親家庭的產物----現代流浪者----
沖動的小李一怒之下打破同學的頭----
所以,我們如果認真地分析可能造成挫折的各種因素,并有針對性地創造一些條件加以排除和克服,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挫折。
5、多媒體設置情景,學生結合親身經歷,三言兩語述說受挫后的各種感受。
“談一談”———我的感受
粗心大意使得自己的強項語文考砸了———
接力賽中快要沖線時接力棒掉了———
父母因一場誤會而不理睬我———
從同學們不同的感受中可以看出:挫折能教育人,增長人的聰明才智;挫折能磨練人,激發人的進取精神。挫折具有兩面性,是一把雙刃劍。
6、既然挫折不可避免,挫折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就要勇敢地面對挫折,學會承受挫折,在挫折中奮起,最終走向成功。(多媒體設置)
三、歌曲欣賞,深化課題
多媒體播放《真心英雄》,學生合唱,找出關鍵歌詞----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讓學生從歌聲中領悟挫折的積極含義,在歌聲中笑傲挫折,結束新課。
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教師能夠設置一連串的情景和活動,還時間于學生,還空間于學生,還權利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從活動中體驗挫折的普遍性,從活動中發現挫折的雙重性,從活動中激發戰勝挫折的信心,勇氣。這是本課成功之所在,當然,教師應當用嫻熟的技巧和充分的準備,把四個活動串起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懂得任何人都會遇到挫折,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遇到挫折的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過是人們的良好愿望而已。使學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種因素,幫助學生學會遇到挫折時,能夠正確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幾個挫折情景的展示,讓學生體會什么是挫折?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所遇到的困難、挫折,加深學生對挫折的理解。通過列舉名人、偉人的事跡,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教會學生分析。通過一些圖片使學生從直觀上認識造成挫折的原因,對自己遇到的挫折能正確找到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當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加強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當前的首要問題,讓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以一種平常心來對接受和對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會對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讓學生了解產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從而找出有效方法解決或幫助他人解決。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挫折為什么是難以避免的”是本框的教學重點。現在的青少年生活條件比較優越,而且在家里也是倍受寵愛,因此容易造成青少年一些錯誤的認識:人生的旅途會事事順利,暢行無阻。因此這個問題就顯得很重要,講好這個問題也為后面內容的講解打好了基礎。
“什么是挫折”是本框的另一個重點。雖然書上對挫折的定義做了確切的解釋,但是挫折是什么應該讓學生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初一學生心理知識欠缺,因此講解這一問題稍有難度。
教法建議
1、列舉現實生活中幾個遇到挫折的事例,讓學生分析他們都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或挫折。
2、學生列舉自己現在所面臨的挫折是什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他們對挫折的理解。
3、利用書上一些名人、偉人的故事和收集的其他事例,使學生分析出在社會生活中遇到挫折的原因。
4、利用一些圖片或錄像,使學生們直觀感受造成挫折的原因,進一步了解有些造成挫折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通過自己努力避免的。
教學設計示例
(投影):
1、有位學生,在小學時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他自己也很喜歡學習。小學老師經常表揚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但上了中學后,他發現自己的學習成績明顯下滑,考試成績常常排在20名之外,這令他非常惶恐,父母也因他的成績問題常責備他。他漸漸地對各種考試感到害怕。
2、放學了,一個學生常常磨磨蹭蹭不愿回家。后來老師一了解發現,原來這個學生的父母離婚了,冷冷清清的家庭令他難受。
3、有個女生被同學懷疑偷了錢包,自感委屈難當,百口難辯,結果以自殺來表示自己的清白。
(提問):這三則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略
哪位同學能談談你是如何理解挫折一詞的?
(板書):1、什么是挫折
(學生談對挫折的理解)
“挫折”一詞,在我國古代最初是用以表明戰爭中的失利。
(板書):挫折指人們在物質或精神方面的愿望,受到阻礙或中斷的狀況。
例如農民會遇到自然災害而顆粒無收,工人會因為企業經營困難而下崗;機關干部也會面臨精簡機構而裁員,我們青少年也可能會在學習成績、升學考試、同學關系、身體健康等問題遇到挫折。
(提問):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會遇到挫折?你能否舉例說明?
(生答):略
順境、成功并不是永遠圍繞在偉人、名人的身旁:孔子從小生活貧寒,但他孜孜不倦地求學,最終成為著名的教育學家。蒲松齡文采過人,滿腹經綸,但在科舉考試中屢屢落第。面對打擊,他并未悲觀,怨天尤人,而是立志寫一部“孤憤之書“,遂有《聊齋志異》這部流芳百世的佳作。還有屈原、貝多芬、張海迪、鄧小平等偉人,無不是經歷了種種坎坷、磨難和挫折。
(板書):2、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
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遇到困難的人,我們節假日說的“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等,都反映出人們的美好祝愿。因此,挫折、困難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無法避免。
(談一談):你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原因是什么?
(生答):略
從剛才同學們的談話中可以看出,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們不可能完全避開這些因素或不讓這些因素發生作用,這就決定挫折是難以避免的。
3、造成挫折的因素。
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分為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和學校因素以及個人因素。
(1)、自然因素:
圖片:——洪水、地震、沙漠化等。
沙塵暴 洪水沖壞德國的鐵路 洪水
(錄像)----1998年特大洪水、地震造成的危害。
這些自然災害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可避免的創傷和挫折。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會越來越深刻,我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會越來越強,但是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
(2)、社會因素:
圖片:9*11事件、巴以沖突。
9*11事件 9*11事件 巴以沖突中死去的嬰兒
戰爭給人民 、社會、國家帶來的危害相當大,因此和平一直是當今世界兩大主旋律之一。親人在戰爭中離去,對生者是精神上的痛苦。平民在戰爭中受傷,是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還有的人是由于受到政治、宗教等社會因素慘遭迫害。大詩人屈原,受到貴族保守集團的反對,改革終遭失敗,被流放到沅湘流域,最后在悲憤憂郁中自投汨羅江而死。哥白尼、布魯諾為堅持真理,被教會視為異端邪說,布魯諾被活活燒死。這些都是社會因素造成的挫折。
(3)、家庭和學校因素:
包括家庭變故、教育不當,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緊張、焦慮、恐慌和失落。
學生可以談談家庭和學校給自己帶來了哪些挫折和不適?
(學生討論)略。
(4)、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是指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請同學談一談個人會有哪些因素產生挫折因素?
學生:略
同學們談到了體力、智力、外貌以及生理缺陷等方面會對個人產生挫折心理,除此之外,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對自己估計不當、期望值過高,意志薄弱,情緒不穩定等也會導致個人的挫折心理。
(小結):通過分析,我們了解了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更容易產生挫折心理。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認真分析出挫折的原因,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面對挫折,經受考驗。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8
第三課第一框: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教學與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挫折與人生相伴,在生活與學習中正確認識挫折,消除挫折恐懼感,保持健康積極心態。
能力目標:通過閱讀與思考,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通過學生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通過感悟與體驗,提高學生的評價與自我教育能力。
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什么是挫折,讓學生感受到人生難免有挫折,認識到產生挫折的因素是多種的,從而知道如何正確面對挫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挫折的含義以及產生原因
2.挫折的雙重影響以及對待挫折的態度
【教學方法】討論 體驗
【課前準備】
完成《同步導學》p22頁課前預習。
【知識結構】
一.感受生活中的挫折
1.挫折的含義
2.挫折的表現
3.導致挫折的原因
(1)客觀原因:通常難以控制
(2)主觀原因:多數可以控制
二.挫折也是財富
1.挫折對人具有雙重影響
2.正確面對挫折
[教學過程]
導入:以“司馬遷受宮而著《史記》,周文王拘而作八卦”的歷史資料為題導入新課。
一.人生難免有挫折
活動一、講故事——中外名人遭遇挫折的故事(學生自己講)
(目的:使學生感受挫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挫折與人生相伴從而引出挫折的含義。)
挫折用英語表示就是--------frustration
“挫折”一詞在我國古代最初是用來表示戰爭中的失利,比如雙方交戰,一方贏了,一方失敗了,那么,失敗的這一方我們就說它挫折了。那么到了現在,挫折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
1. 挫折:指人們在從事某種活動、追求某個目標時遇到的 。
2.挫折對人們帶來的心理和行為反應
(1)挫折往往會引起人們心理上和行為上的一些 。
心理上: 等
行為上: 等
我們看剛才所說的科學家張衡和發明家的愛迪生,盡管在他們的身上也出現了很多的挫折,但是他們在挫折面前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迎難而上,最終取得了成功。所以,我們說
(2)挫折也可能 。
人生難免有挫折,那么產生挫折的原因是什么呢?請大家看書本34頁,課本會告訴我們答案的哦。
活動二、大家一起話挫折
(說說自身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挫折就在我們日常中,人生難免有挫折,從而樹立正確的挫折觀,消除對待挫折的恐懼感。。)
情境:(1)、假如你家里的種的田,馬上要豐收了,但遭遇了水災,心理怎么樣?
(2)你不幸得了絕癥呢?
(3)玩游戲時,一個晚上一個任務也沒有完成,心理又怎么樣?
(4)你本想考到前十名,這次月考卻考了第30多名,心理怎么樣?
(考慮學生閱歷有限,情感體驗不多,特意設置這幾個情境,讓其體驗挫折心理,也可更好分析下面的造成挫折的因素 )
3.造成挫折因素
導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但概括起來不外乎 兩個方面。
主觀原因包括:
客觀原因包括:
我們廣大青少年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階段,一方面由于知識水平不完善,另一方面又由于社會閱歷過少和過于理想化,缺乏對社會、對人生和對自己的清醒的認識,容易產生挫折感,所以挫折對于青少年來說具有普遍性。
其實挫折未免不是件好事。前面我們說到挫折往往能造成人產生種種消極的心理和行為,但是也會使人經受磨練,鍛煉自己的意志,成為生活的強者,所以挫折也是財富,關鍵就看我們如何對待挫折了。
二.挫折也是財富
1.挫折對人的雙重影響
活動三、月考之后(三個同學扮演挑戰者、放棄者、半途而廢者)
(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從自身感悟對待挫折的不同態度會導致不同結果)
問:這三個人的是否一致?分別是什么態度?結果如何?大家看對待挫折的態度不同,所產生的影響也有天壤之別啊。
(1)挫折會成為生活中的 、成長中的 ,會給人打擊,帶來損失和痛苦。
(2)挫折會成為人生中的 , , ,給人以一種教育的磨練,使人奮起和成熟。
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我們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要用積極的態度來迎接挫折的挑戰,從而磨練自己的意志,做生活的強者。
2.正確對待挫折
如能在挫折中 , 分析,努力尋求克服挫折的時機與良策,那么挫折就會成為人生的 ,成為幫助人們走向成功的 。
至于對待挫折的正確方法我們下一節課來分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什么是挫折,也了解了挫折產生的原因,我們要正確分析挫折產生的主觀、客觀原因,不斷克服主觀原因,在挫折面前我們絕不能自暴自棄,而要與挫折相抗爭,通過挫折磨練自己,使自己成為生活的強者。
【隨堂練習】 :
1.古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意思是( )
a.人生不如意的事就八九件 b.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難免有挫折
c.人生一輩子老是不如意 d.人生太苦,活得太累
2.法國文豪巴爾扎克有句名言:“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巴爾扎克這句名言表明( )
a.苦難和挫折只有消極作用 b.苦難和挫折總是積極作用
c.苦難和挫折具有兩重性 d.在任何條件下,挫折都是一筆財富
3.“前怕狼,后怕虎”所導致的挫折是 造成的。( )
a.自然環境 b.社會環境 c.個人心理狀況 d.個人身體狀況
4.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正確的做法是( )
a.在挫折面前感到無比的彷徨和絕望
b.在挫折面前唉聲嘆氣,無所適從
c.掌握有效的克服方法,迎難而上,開拓進取
d.前面有挫折我們可以繞著走
答案:1 b 2 c 3 c 4 c
【學后記】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9
東 風 中 學 教 學 設 計
課題人生難免有挫折課時順序第三節
教學目的一、 知識與能力:通過學習了解挫折的含義,懂得任何人都會遇到挫折,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遇到挫折的人,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使學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種因素,幫助學生學會遇到挫折時,能夠正確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及其戰勝挫折的方法。懂得挫折能夠磨練意志,在挫折中增長智慧。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幾個挫折情景的展示,讓學生體會什么是挫折?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所遇到的困難、挫折,加深學生對挫折的理解。通過列舉名人、偉人的事跡,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人生難免有挫折。教會學生分析。通過一些圖片使學生從直觀上認識造成挫折的原因,對自己遇到的挫折能正確找到原因。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當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加強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當前的首要問題,讓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以一種平常心來對接受和對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會對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讓學生了解產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從而找出有效方法解決或幫助他人解決。
教學難點挫折、引起挫折的因素、不同的態度不同結果
知識重點
挫折、引起挫折的因素、不同的態度不同結果
教學對象分析
現在學生的人格偏差比較大,對挫折的認識和態度也有一定的偏差,針對學生的這些問題,必須引導他們明白,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它與人生相伴相隨;面對挫折,用積極的態度去戰勝他們。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和手段
復習舊課
自尊、自信、自強。
導入新課
愿望:為了做的更好,請給予自己鼓勵,你會說些什么呢?
活動
講授新課
(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節設計、學生活動設計、學習方法指導設計、學習效果反饋設計、作業設計、板書設計)
教
學
過
程
一、探討: 1、懸念:影片欣賞《大長今》[設懸:播放不了]通過課堂教學遇到了一定的阻礙來引出挫折。 2、七嘴八舌:長今的命運如何?長今的人生歷程給我們什么啟示? 3、暢所欲言:讓學生說說自己或名人所遇到的挫折,講明是什么原因導致的?4、講述桑蘭的經歷,加深對人生難免有挫折的理解。學生討論、總結并板書(一) 挫折與人生相伴 (二) 不同的態度 不同的結果二、知識點評(一)、挫折與人生相伴1、什么是挫折?挫折是指做事不順心不順意、碰釘子,遇到了失利、失敗和阻礙時產生的消極情緒反應。2、引起挫折的因素思考:引起挫折的因素有哪些?圖片展示:幫助學生認清引起挫折的各種因素。①、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挫折(自然災害,人的自然死亡…)②、由社會因素引起的挫折(戰爭,社會制度不完善,個人利益服 從于社會利益…)③、由人為因素引起的挫折(他人言行的不利影響,與人交往產生的矛盾…)④、由個人因素引起的挫折(由于自身智力、外貌、生理缺陷帶來的限制,自身道德品質缺陷…)(二)、不同的態度 不同的結果不同的態度 不同的結果
膽怯、懦弱 放棄 一事無成意志不堅、易滿足 半途而廢 難成功意志堅定、有信念 挑戰困難 成功1、故事:《鮮奶桶里的三只青蛙》請問:聽了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2、挫折,我想對你說、請大家用一句話來描述一下你對挫折的認識。要求這句話中要包含挫折、困難、逆境等與挫折有關的詞。3、名人看挫折。4、面對挫折,你的選擇、5、實踐活動:挑戰自己,請你將挑戰者、放棄者、半途而廢者在挫折面前常用的詞匯填寫在64頁的相應位置三、自我質疑:這節課你學習到了什么?你覺得本節課中還有哪些問題沒搞清楚,或者你又發現了什么新的問題? 四、結束寄語指導學生思考、討論、辯論、分析
指導學生舉例分析說明 指導學生舉例分析歸納 指導學生思考
作業布置
對本課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課外延伸。
設計理念通過懸念把人生難免有挫折的知識點貫穿起來,同時在探討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課堂上通過無法播放影片來設計阻礙,讓學生感受我們的課堂教學受到了挫折。同時通過講述影片《大長今》部分受挫的片段讓學生來感受長今受到的挫折以及長今是如何應對挫折的。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難免有挫折。從中讓學生自己去感悟人生難免有挫折,而且不同的學生也會出現不同的態度,自然也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最后再通過學生說說自己或名人所遇到的挫折,通過對比說明人生難免有挫折,同時注意引起挫折的不同因素。 通過知識點評把知識點疏導一下,加深對教材的認知和提升學生對待挫折的情感態度:把懸念環節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幫助學生疏導一下,其中在點評過程中,讓學生講述故事《鮮奶桶里的三只青蛙》加深對不同態度不同結果的理解。同時讓學生寫一句自己對待挫折的話,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最后設計自我質疑,讓學生自己尋找課堂的收獲和不足,培養他們的總結能力和其他思維能力。
主題思考:課標與教材的關系
新課標在課標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程功能,從而促進學校教育重心的轉移,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新課標通過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以及對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展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的設計思路和呈現形式,源于課標,貫徹課標的逐項要求。并根據教和學的實際情況,提供一個教師好教、學生愛學,教學易見效,留有創新的學習空間平臺。這節課創造性地設計阻礙,并通過學生們都認識的影片《大長今》里主角長今的遭遇來講明人生難免有挫折,用《鮮奶桶里三只青蛙》的故事來代替教材中登山者的案例,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人生難免有挫折,面對挫折,不同的態度有不同的結果。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應注意解決三個問題:
1. 如何結合實際地使用教材——用教材來教而不是教教材?
2. 如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使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起來?
3. 如何促進學生的有效思維,使學生在“疑” 與“做” 的過程中獲取知識、能力、方法?
教材的設計思路或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都源于課標,貫徹課標的各項要求。同時教材的設計創造性地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程。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這節課學生發揮的不錯,基本上能從我設置的阻礙中感受到老師遇到了挫折,也發表了他們不同的見解。學生通過自己身邊的挫折以及名人的挫折體會到人生難免有挫折。在整節課的展示過程中,時間的安排有點倉促,而且對發掘學生生活中的材料有所欠缺。在日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改進教學過程中的不足。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10
【教案】
授課教師:蘇元平 時間:2005.5.9 地點:化學多媒體教室
本課設計理念:
1、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2、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品德的養成,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3、合作學習,實現師生平等,教師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
教學目標 :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教學中,使學生能以正確的態度直面挫折,學會客觀地分析挫折及成因,讓學生深刻體悟到“,我們要直面挫折”,進而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堅強的意志。
【知識目標】了解挫折的含義、挫折產生的原因。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正確面對挫折,分析挫折的能力,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學重點: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產生挫折的原因
樹立積極的對待挫折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
教學過程 :
活動一:“說說心里話”
² 活動目的:通過給母親寫祝福語,讓學生明白這些祝愿中往往總是美好的,但在現實中卻經常會遇到挫折。
² 活動過程 :通過學生回憶在母親節時給自己母親的祝福,教師讓學生念,再由教師用過渡語導入 新課。
<導入 新課> 標題:
<新課探究學習>
一、挫折與人生相伴
活動二:討論歸納挫折含義
² 活動目的:學生材料在教師的點撥下,歸納理解挫折的含義。
² 活動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P60鄧亞萍的經歷,并思考、討論鄧亞萍遇到哪些挫折,并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分析理解什么叫挫折?
活動三:展示交流材料,感悟挫折難免
² 活動目的:引導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材料,使學生在交流中體悟到挫折對名人、凡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從而能理解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² 活動過程 :通過學生展示、交流收集到的名人受挫的故事及自己遇到的挫折,理解挫折的普遍性。
活動四:學生自學,教師幫助理解挫折原因
² 活動目的:意在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在自學中學會歸納概括造成挫折的原因。
² 活動過程 :學生閱讀教材P61-62內容,在教師的點撥、提示下歸納挫折的原因,舉例理解不同的因素,并通過幻燈片出示的材料鞏固這一知識。
二、不同態度,不同結果
活動五:學生回憶,樹立正確對待挫折觀
² 活動目的:通過學生的參與、回憶自己受體驗,樹立對待挫折的正確人生態度。
² 活動過程 :幫助學生回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時的選擇,進而認識到選擇積極和消極的人生態度,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課堂小結:
學生談本課學習的感悟。
練習鞏固: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掌握本課所學的知識。
課后練習布置:
教學反思: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11
單元知識綜述
一個人健康人格的成長需要具備面對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質。本單元主要讓同學們了解和掌握有關挫折和意志品質的知識、面對挫折的方法、提高意志品質的方法。學會正確認識挫折和運用對待挫折的方法,就能培養我們樂觀向上的態度,做生活的強者。本單元從中學生心理發展需要出發,通過對意志品質的特點、意志品質培養方法的學習和活動體驗,引導學生自覺磨煉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堅強起來。
教法學法概述
活動式教學方法是特色,包括合作式討論、小組合作式學習、班級分享式學習、情境活動式學習等。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們面對挫折能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善于用英雄模范人物、先進人物、名人戰勝挫折的事跡和名言激勵自己,深刻體悟“人生難免有挫折”,進而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培養堅強意志。
能力目標:
初步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挫折的能力。
知識目標:
使學生知道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道理,懂得挫折能磨煉意志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造成挫折的因素。
[教學難點]
人的活動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
[課前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3張白紙(一張提前寫好愿望、其余兩張空白)、學生編排小品。
[教學過程]
教師:(打出第一張幻燈片,呈現出供學生選擇的直線圖和曲線圖)同學們,如果這兩條線代表人生進程圖,你會選擇哪一條?把你的選擇繪制到第二張紙上,并附上你的選擇原因。
學生:(繪制過程略)
教師:讓我們請幾位同學來說說他的選擇吧!
學生1:我繪制的是一幅直線圖,因為我希望我的一生一帆風順。
學生2:我的選擇是繪制一幅曲線圖,因為我知道我們的一生不可能永遠平坦,肯定有困難有挫折,我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
教師:感謝以上同學們讓我們分享了他們的選擇。第一幅直線圖是我們的理想狀態,而第二幅曲線圖呈現的是一種現實狀況,我們期待一生平安,永遠幸福,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大家想想,這些會真的實現嗎?
學生:不能,因為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麻煩。
教師:是啊!這就是人生難免有挫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解讀挫折,開始《人生難免有挫折》的探究學習吧!
教師出示第二張幻燈片。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進行一個有趣的人物競猜小活動,請大家根據已有的提示猜猜她是誰?
(教師出示第三張幻燈片)
教師:你們猜出她是誰了嗎?
學生:鄧亞萍。
教師:完全正確,掌聲鼓勵一下。看來大家都很熟悉鄧亞萍,她為國家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值得我們學習,她的成長過程是不是一帆風順的呢?大家帶著小先生提出的問題仔細閱讀教材60頁的材料。
(教師出示第四張幻燈片,其中提出問題:鄧亞萍8歲時有一個什么愿望?當時實現了嗎?她的心理反應是什么樣的?最后她的愿望實現了嗎?)
學生:她在8歲時想進入省隊打乒乓球,但當時落選了,她很傷心,但她并沒有就此消沉,而是苦苦訓練,終于實現了她的愿望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教師:作為名人的她遇到了挫折,那么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呢?同學們拿出記錄你們愿望的第一張紙,你們實現了嗎?有沒有遇到困難?
學生:有太多困難了,讓我們很難過。
教師:現在你再看著這些愿望,如果我宣布你的這些愿望都不能實現了,你的心情會怎樣?(給學生一點想象的時間)
學生:煩悶、傷心、不安、難過……
教師:盡管大家用了不一樣的詞語形容,但要表達的情緒是一樣的,那就是一種不快樂的消極情緒,是由我們的愿望──有目的的活動受阻后引起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挫折。有哪位同學可以總結出挫折的含義?
學生:挫折就是我們有目的的活動受阻了和因此產生的消極情緒反應。
教師:真棒!這就是挫折的含義。(打出第五張幻燈片,介紹挫折的內涵)
教師:同學們,在你們成長的歷程中,是否遇到挫折呢?拿起我們的小話筒,一起來靜靜聆聽你心底的聲音。
(打出第六張幻燈片)
學生1:我在上小學時成績很差,我也很用心在學,可每次考試時我就很緊張,所有學過的知識全都忘記了,我總覺得付出與收獲差距太大,為此我覺得自己特別失敗。
學生2:現在我上了初中,還是重點中學,我在班級里變的不再那么出眾了,心里總覺得有好多壓力,很煩!
學生3:我覺得和父母溝通太難了,我們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
教師:通過同學們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出,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同時打出第七張幻燈片──挫折與我們相伴)遇到挫折后都很難過,這是由很多因素制約的,人生難免遇到各種挫折,這不,咱們陽光心理診療室就來了一位新朋友,咱們快去認識一下吧!
出示第九張幻燈片:大家好,我叫小龍,出生在河南省洛陽市,我是一個很不幸的人。從小酷愛美術的我被診斷患有先天性缺陷──色盲癥,這讓我以后怎么畫出美麗的圖畫呢?疼愛我的爸爸因車禍早早離開了我,我和媽媽相依為命,誰知禍不單行,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又奪去了媽媽的生命,瞬間我成了一個孤兒,我失去了從前所有的歡樂。在學校里由于我的成績差,老師和同學們都不喜歡我,我真的很苦惱!
教師:聽完了小龍的傾訴,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小龍走出受挫的陰影嗎?
學生:愿意。
教師:那就讓我們每個人擔當起心理小專家的重任,為他實施診療方案,每四人一組討論,他都遇到了哪些挫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出示第10張幻燈片)
學生:(討論略)
學生1:他有先天性缺陷──色盲癥,這是他遇到的一個無法改變的挫折,我們分析這是由他的生理缺陷造成的。
學生2:他的媽媽爸爸都去世了,這對他來說是一種傷痛,也是一種挫折,是由不可避免的天災人禍造成的。
學生3:他與老師同學相處不融洽,是由他的性格或心理因素造成的,這里不排除教育不當的因素。
教師:同學們總結得很正確,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造成挫折的諸多因素,老師集合了大家的智慧,簡單歸納一下(出示第11張幻燈片),說明造成挫折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人為因素,因為天災人禍、人為因素和自身缺陷的存在,人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不過我們也正是在不斷認識挫折、面對挫折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這就涉及到我們接下來要談的面對挫折的態度問題。請出小演員演短劇《3個50分》。
學生:(表演略)
附劇情如下:
拿到成績單后
學生甲:(垂頭喪氣)走進教室,“哎,我真是笨死了,又是50分,看來我就不是讀書的料,我決定了立即回家賣紅薯!
學生乙:(憤怒)“我決不能原諒自己的失誤。從現在起我要好好學習,”(十分鐘過后)禁不住朋友的邀請,拿著籃球就出去了,(紅光滿面)“其實我也不錯了,張三才考了30分,我比他高20分呢!以后再努力也不晚。”
學生丙:(冷靜)“這次我考得特別不好,說明最近我的學習狀態不好,我要及時調整,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不氣餒。”(無數個夜晚挑燈苦讀)
教師:感謝同學們的精彩表演,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他們遇到同樣的挫折后表現卻截然不同,請大家就此點評一下。
學生:學生甲是個膽怯懦弱的人,學生乙是個意志不堅定半途而廢的人,學生丙是一個意志堅強迎難而上的人。
教師:這就是面對挫折的三種態度(出示第12張幻燈片)──退縮放棄、半途而廢、堅持到底。你們想做哪一種人呢?
學生:堅持到底的人。
教師:是啊!這就要求我們認識清楚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勇敢面對挫折,就能戰勝挫折!最后送一首《奔跑》給大家,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勇敢面對挫折,奔跑在人生的金光大道上。
(教師出示第13張幻燈片)
人生難免有挫折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懂得任何人都會遇到挫折,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遇到挫折的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過是人們的良好愿望而已。使學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種因素,幫助學生學會遇到挫折時,能夠正確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幾個挫折情景的展示,讓學生體會什么是挫折?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所遇到的困難、挫折,加深學生對挫折的理解。通過列舉名人、偉人的事跡,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教會學生分析。通過一些圖片使學生從直觀上認識造成挫折的原因,對自己遇到的挫折能正確找到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當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加強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當前的首要問題,讓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以一種平常心來對接受和對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會對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讓學生了解產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從而找出有效方法解決或幫助他人解決。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挫折為什么是難以避免的”是本框的教學重點。現在的青少年生活條件比較優越,而且在家里也是倍受寵愛,因此容易造成青少年一些錯誤的認識:人生的旅途會事事順利,暢行無阻。因此這個問題就顯得很重要,講好這個問題也為后面內容的講解打好了基礎。
“什么是挫折”是本框的另一個重點。雖然書上對挫折的定義做了確切的解釋,但是挫折是什么應該讓學生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初一學生心理知識欠缺,因此講解這一問題稍有難度。
教法建議
1、列舉現實生活中幾個遇到挫折的事例,讓學生分析他們都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或挫折。
2、學生列舉自己現在所面臨的挫折是什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他們對挫折的理解。
3、利用書上一些名人、偉人的故事和收集的其他事例,使學生分析出在社會生活中遇到挫折的原因。
4、利用一些圖片或錄像,使學生們直觀感受造成挫折的原因,進一步了解有些造成挫折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通過自己努力避免的。
教學設計示例
(投影):
1、有位學生,在小學時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他自己也很喜歡學習。小學老師經常表揚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但上了中學后,他發現自己的學習成績明顯下滑,考試成績常常排在20名之外,這令他非常惶恐,父母也因他的成績問題常責備他。他漸漸地對各種考試感到害怕。
2、放學了,一個學生常常磨磨蹭蹭不愿回家。后來老師一了解發現,原來這個學生的父母離婚了,冷冷清清的家庭令他難受。
3、有個女生被同學懷疑偷了錢包,自感委屈難當,百口難辯,結果以自殺來表示自己的清白。
(提問):這三則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略
哪位同學能談談你是如何理解挫折一詞的?
(板書):1、什么是挫折
(學生談對挫折的理解)
“挫折”一詞,在我國古代最初是用以表明戰爭中的失利。
(板書):挫折指人們在物質或精神方面的愿望,受到阻礙或中斷的狀況。
例如農民會遇到自然災害而顆粒無收,工人會因為企業經營困難而下崗;機關干部也會面臨精簡機構而裁員,我們青少年也可能會在學習成績、升學考試、同學關系、身體健康等問題遇到挫折。
(提問):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會遇到挫折?你能否舉例說明?
(生答):略
順境、成功并不是永遠圍繞在偉人、名人的身旁:孔子從小生活貧寒,但他孜孜不倦地求學,最終成為著名的教育學家。蒲松齡文采過人,滿腹經綸,但在科舉考試中屢屢落第。面對打擊,他并未悲觀,怨天尤人,而是立志寫一部“孤憤之書“,遂有《聊齋志異》這部流芳百世的佳作。還有屈原、貝多芬、張海迪、鄧小平等偉人,無不是經歷了種種坎坷、磨難和挫折。
(板書):2、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
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遇到困難的人,我們節假日說的“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等,都反映出人們的美好祝愿。因此,挫折、困難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無法避免。
(談一談):你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原因是什么?
(生答):略
從剛才同學們的談話中可以看出,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們不可能完全避開這些因素或不讓這些因素發生作用,這就決定挫折是難以避免的。
3、造成挫折的因素。
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分為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和學校因素以及個人因素。
(1)、自然因素:
圖片:——洪水、地震、沙漠化等。
沙塵暴 洪水沖壞德國的鐵路 洪水
(錄像)----1998年特大洪水、地震造成的危害。
這些自然災害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可避免的創傷和挫折。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會越來越深刻,我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會越來越強,但是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
(2)、社會因素:
圖片:9*11事件、巴以沖突。
9*11事件 9*11事件 巴以沖突中死去的嬰兒
戰爭給人民 、社會、國家帶來的危害相當大,因此和平一直是當今世界兩大主旋律之一。親人在戰爭中離去,對生者是精神上的痛苦。平民在戰爭中受傷,是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還有的人是由于受到政治、宗教等社會因素慘遭迫害。大詩人屈原,受到貴族保守集團的反對,改革終遭失敗,被流放到沅湘流域,最后在悲憤憂郁中自投汨羅江而死。哥白尼、布魯諾為堅持真理,被教會視為異端邪說,布魯諾被活活燒死。這些都是社會因素造成的挫折。
(3)、家庭和學校因素:
包括家庭變故、教育不當,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緊張、焦慮、恐慌和失落。
學生可以談談家庭和學校給自己帶來了哪些挫折和不適?
(學生討論)略。
(4)、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是指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請同學談一談個人會有哪些因素產生挫折因素?
學生:略
同學們談到了體力、智力、外貌以及生理缺陷等方面會對個人產生挫折心理,除此之外,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對自己估計不當、期望值過高,意志薄弱,情緒不穩定等也會導致個人的挫折心理。
(小結):通過分析,我們了解了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更容易產生挫折心理。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認真分析出挫折的原因,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面對挫折,經受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