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課《海洋生物》教學反思
“……”
我在每個學生的帖子后面給予他們我的建議,他們有贊同我的觀點,也有提出不同想法的,思想在這里交流,思維在這里碰撞,更多的是對同學的鼓勵,對作品更好的建議,同學間和師生間人性化的交流,而這些在傳統的課堂上是難以看到的。
人是課程的主體,也是課程的評價對象。利用多媒體進行評價,從更多的層面肯定活動中的體驗和感受,激發每一個個體的創新意識,使之在其它領域的社會實踐與團隊合作中的價值達到最大化,從而使個體的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得到協調發展。
并非結束的“小結”
“海底的世界永遠是那么豐富,還有我們遠遠沒有挖掘到的地方,比如海底的聲音、海底的燈光,這些我們都可以課后到海洋俱樂部里去聽一聽,看一看。如果你對海洋還有更深的了解,歡迎你隨時登陸我們的《海洋生物》網站,把你最新的咨詢與好朋友在這里交流。老師也會定期更新網站,把同學們的新作不斷地充實到我們的畫作展廳中。”
課堂小結并不是一節課的結束,而是一堂的延伸。課堂的40分鐘只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過程的一小部分的體現,是濃縮的過程。真正的學習研究也是在課外進行的,海洋俱樂部就給孩子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空間。聲(海底聲音)色(畫作展廳)電(海底燈光)等多種技術的融合,讓學生再一次與海洋親密接觸。然后可以到互連網這個更大的資源庫中尋求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網絡的平臺上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內外的互動。網絡交流平臺的使用使課堂真正延伸到了課外,并充分利用了課堂以外的各類資源。課堂的40分鐘只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過程的一小部分的體現,是濃縮的過程。真正的學習研究也是在課外進行的。在上課之前,學生已經通過交流平臺交流關于海洋生物的話題,通過學習后可以繼續把自己的體會和相關的資料和同學交流。同時,我們選擇的論壇——常州論壇中的其他成員中也不乏對海洋感興趣或者有研究的社會人士,他們的參與將給孩子們的學習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從這點看,我們就充分利用了多媒體等各種學習資源,把課堂延伸到了課外。讓學生在體驗中活動,在活動中表現,在表現中豐富:豐富海洋,豐富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