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shù)學教案 >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精選14篇)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發(fā)布時間:2023-07-13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精選14篇)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開有三條邊,三個角,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3、激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許多形狀

  2、區(qū)分三角形與正方形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教具實物

  (三角形的彩紙或吹塑紙,

  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1張。

  夠每個幼兒做1-2個三角形的小棍(長短不同),

  正方形彩紙一張)

  活動過程:

  小班數(shù)學教案詳案及教學反思《認識三角形》含PPT課件

  教師小結(jié):

  正方形有四條邊,三角形有三條邊,

  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三角形的三條邊不一樣長;

  正方形有四個角,三角形有三個角;

  正方形的`四個角一樣大,三角形的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教師邊說邊演示)

  4、它們都是三角形嗎?

  教師PPT出示各種三角形,請幼兒說說它們是不是三角形,為什么?

  (幼兒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為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就可以了。

  教師小結(jié):

  ①、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②、三角形有許多兄弟,它們雖然長得不一樣,可是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

  ③、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④、只要一個圖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它們就是三角形

  5、讓幼兒尋找常見實物中有什么東西像三角形(出示PPT)

  6、幼兒操作。

  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發(fā)給幼兒,讓幼兒數(shù)3根小棍做三角形

  (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個,第三個)。

  教學反思:

  我上這節(jié)數(shù)學課,就是讓孩子們認識三角形,

  難點就是讓幼兒如何區(qū)分三角形和正方形。

  在這教學過程中,

  我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們的桌上,

  讓孩子們數(shù)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

  (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

  通過讓他們動手操作,讓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到了:

  1、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

  2、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

  3、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探索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稱和形狀特征,認識三角形的多樣性;

  2、能不受其他圖形干擾找出三角形;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教具:

  1、各種不同的三角形;數(shù)字卡;

  2、星星、正方形、菱形各1。

  學具:

  1、3條長度不同的紙條(幼兒每人一套);

  2、各種圖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若干;

  3、圖形拼圖;

  4、膠墊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一、探索操作:

  1、請幼兒拿3條不同長度的紙條拼擺圖形。幼兒探索活動,教師指導。

  2、幼兒展示自己的圖形,教師集體說說,擺了什么樣的圖形,用了幾條紙條,有幾個角;

  二、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1、"小朋友真棒!現(xiàn)在我們請出今天的圖形客人。"出示三角形引導幼兒數(shù)數(shù)三角形的.角與邊各有多少?(教師根據(jù)幼兒數(shù)出的角、邊,在三角形上標上數(shù)字)2、出示星星、正方形、菱形、讓幼兒分辨它們是否三角形?

  2、出示各種圖形,讓幼兒把三角形歸類放到一邊。(二次操作,鞏固對三角形特征的認識)

  3、操作:幼兒人手一圖形拼畫,請幼兒找出畫中的三角形,涂色。

  4、向爸爸媽媽展示自己的畫。

  三、活動結(jié)束。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不同形狀的三角形,使得幼兒很感興趣。通過動手操,將3根一樣長或不一樣長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兒進一步認識到了有三個角,三條邊的就是三角形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開有三條邊,三個角,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到了,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2、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許多形狀

  2、區(qū)分三角形與正方形

  活動準備

  教具:三角形的彩紙或吹塑紙,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1張。夠每個幼兒做1-2個三角形的小棍(長短不同),正方形彩紙一張

  活動過程

  1、三角形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出示一個等腰三角形,告訴幼兒這是一個三角形,。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教師小結(jié):這是一個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凡是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我們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復習對三角形的認識。教師出示一個直角三角形,請幼兒想一想這是什么形狀?為什么?

  3、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師一個正文形請幼兒說出名稱,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師小結(jié):

  正方形有四條邊,三角形有三條邊,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三角形的三條邊不一樣長;正方形有四個角,三角形有三個角;正方形的四個角一樣大,三角形的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教師邊說邊演示)

  4、它們都是三角形嗎?教師出示各種三角形,請幼兒說說它們是不是三角形,為什么?(幼兒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為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就可以了。

  教師小結(jié):

  ①、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②、三角形有許多兄弟,它們雖然長得不一樣,可是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

  ③、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④、只要一個圖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它們就是三角形

  5、讓幼兒尋找常見實物中有什么東西像三角形

  6、幼兒操作。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兒數(shù)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個,第三個)。

  教學反思

  我上這節(jié)數(shù)學課,就是讓孩子們認識三角形,難點就是讓幼兒如何區(qū)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這教學過程中,我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們的桌上,讓孩子們數(shù)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通過讓他們動手操作,讓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到了1、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2、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4

  活動目標

  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開有三條邊,三個角,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到了。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許多形狀

  2、區(qū)分三角形與正方形

  活動準備

  教具:三角形的彩紙或吹塑紙,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1張。夠每個幼兒做1-2個三角形的小棍(長短不同),正方形彩紙一張

  活動過程

  1、 三角形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出示一個等腰三角形,告訴幼兒這是一個三角形,。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教師小結(jié):這是一個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凡是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我們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復習對三角形的認識。教師出示一個直角三角形,請幼兒想一想這是什么形狀?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師一個正文形請幼兒說出名稱,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師小結(jié):

  正方形有四條邊,三角形有三條邊,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三角形的三條邊不一樣長;正方形有四個角,三角形有三個角;正方形的四個角一樣大,三角形的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教師邊說邊演示)

  4、 它們都是三角形嗎?教師出示各種三角形,請幼兒說說它們是不是三角形,為什么?(幼兒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為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就可以了。

  教師小結(jié):

  ①、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②、三角形有許多兄弟,它們雖然長得不一樣,可是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

  ③、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④、只要一個圖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它們就是三角形

  5、讓幼兒尋找常見實物中有什么東西像三角形

  6、幼兒操作。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兒數(shù)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個,第三個)。

  教學反思

  我上這節(jié)數(shù)學課,就是讓孩子們認識三角形,難點就是讓幼兒如何區(qū)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這教學過程中,我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們的桌上,讓孩子們數(shù)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通過讓他們動手操作,讓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到了1、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2、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5

  設計思路:

  根據(jù)幼兒活潑好動,喜歡擺弄物品的特點,我為幼兒提供了小棒、圖形、彩紙等大量活動材料,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做,啟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特征,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幼兒養(yǎng)成動手、動腦、動口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探索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稱和形狀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的小棒若干,總數(shù)是幼兒人數(shù)的6倍;

  2、三角形卡片若干;

  3、紅領巾、小房子、小旗子等三角形實物若干;

  4、彩紙、鉛筆、橡皮、剪刀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探索操作:

  1、在正方形拼圖的基礎上,請幼兒任意拿3根小棒拼擺圖形。幼兒探索活動,教師指導。

  2、請個幼兒說一說,擺得什么樣的圖形,用了幾根小棒,有幾個角;

  3、師生共同拼圖,并點數(shù)圖形的邊、角;

  小結(jié):有3條邊、3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豐富詞匯:三角形。

  二、探索感知:

  1、請幼兒任意取出一個三角形卡片,點數(shù)它有幾個條邊、幾個角?

  2、出示各種不同的三角形,引導幼兒觀察其不同點,相同點。

  不同點: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角尖、有的角大……

  相同點:都有3個角、3條邊。

  3、小結(jié):不管圖形大小,不管角尖,只要有3條邊、3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三、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

  1、引導幼兒在環(huán)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物體(小彩旗、紅領巾)。

  2、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見過的.象三角形的物體

  四、做一做、試一試剪裁三角形并拼圖

  1、教師引導幼兒用各種方法剪裁出任意三角形(剪、撕、畫等),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

  2、鼓勵幼兒用剪出的三角形拼出自己喜愛的動物或物品的形象。

  五、自我評價,展覽幼兒作品。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的興趣和數(shù)學活動常規(guī)。

  2、初步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說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一,圖形若干。

  活動分析:

  觀察、對比是孩子們探究的過程,通過圖形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活動中運用課件直觀、形象的特點,通過多種游戲形式,采用啟發(fā)法、提示法,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從而突破難點部分。活動的結(jié)束之際,組織幼兒進一步從生活環(huán)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體,作為活動的延伸環(huán)節(jié),自然結(jié)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采用觀察法,通過課件中圖形寶寶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開。

  1、采用游戲法引導幼兒在眾圖形中尋找三角形。

  2、引導幼兒觀察三種三角形的共同特征,發(fā)現(xiàn)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3、動手操作。

  a.幼兒從圖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別數(shù)出邊、角的數(shù)量,進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b.觀察并說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戲“猜猜我是誰”。組織幼兒根據(jù)圖形漸漸露出部分猜測出圖形,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圖形特征的認識。

  5、游戲“捉迷藏”

  幼兒從簡單的畫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導幼兒觀察并找出活動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請幼兒到生活環(huán)境中進一步尋找三角形的蹤跡。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7

  活動背景:

  不同形狀的三角形,使得幼兒很感興趣。通過動手操,將3根一樣長或不一樣長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兒進一步認識到了有三個角,三條邊的就是三角形。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開有三條邊,三個角,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3、激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許多形狀

  2、區(qū)分三角形與正方形

  活動準備:

  PPT課件、教具實物(三角形的彩紙或吹塑紙,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1張。夠每個幼兒做1-2個三角形的小棍(長短不同),正方形彩紙一張)

  活動過程:

  小班數(shù)學教案詳案及教學反思《認識三角形》含PPT課件

  教師小結(jié):

  正方形有四條邊,三角形有三條邊,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三角形的三條邊不一樣長;正方形有四個角,三角形有三個角;正方形的四個角一樣大,三角形的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教師邊說邊演示)

  4、它們都是三角形嗎?

  教師PPT出示各種三角形,請幼兒說說它們是不是三角形,為什么?(幼兒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為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就可以了。

  教師小結(jié):

  ①、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②、三角形有許多兄弟,它們雖然長得不一樣,可是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

  ③、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④、只要一個圖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它們就是三角形

  5、讓幼兒尋找常見實物中有什么東西像三角形(出示PPT)

  6、幼兒操作。

  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發(fā)給幼兒,讓幼兒數(shù)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個,第三個)。

  教學反思:

  我上這節(jié)數(shù)學課,就是讓孩子們認識三角形,難點就是讓幼兒如何區(qū)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這教學過程中,我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們的桌上,讓孩子們數(shù)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通過讓他們動手操作,讓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到了:

  1、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

  2、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三角形形、畫點的底、水筆、三角形組合的掛、教室周圍布置三角形的實物。

  2、正方形的蠟光紙、剪刀、膠水、畫紙。

  活動過程

  1、導入:有個形寶寶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形寶寶嗎?

  2、出示三角形,讓幼兒說出三角形的名稱,然后讓幼兒找出教室周圍與三角形相似的實物。

  3、提出問題:“你怎么知道它們是和三角形寶寶一樣的形?”引導幼兒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邊,體會三角形的外形――三個角,三條邊。

  4、出示三角形組合的'掛:

  (1)引導幼兒找出掛案都是三角形組成的。

  (2)請幼兒說說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組成的。

  5、出示,請幼兒用直線與點連接起來成三角形。

  6、老師與小朋友一起講評連接三角形的情況。

  7、剪貼花:

  (1)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花是用什么形粘貼的。

  (2)提出問題:沒有三角形的蠟光紙怎么辦?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9

  難點名稱

  幼兒能夠在生活中很好的應用三角形并能夠進行創(chuàng)意。

  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幼兒能夠在生活中很好的應用三角形及創(chuàng)意繪畫,需要幼兒掌握三角形的特點及其組成部分,平時認真仔細觀察生活,并加以想象創(chuàng)作,對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

  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對幼兒來說都能夠認識三角形,但是要能夠運用并進行創(chuàng)意繪畫,需要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且具有一定的繪畫能力,對幼兒有一定難度。

  難點教學方法

  1、通過生活照片直觀演示引導幼兒觀察了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教師示范創(chuàng)意三角形,引導幼兒邊唱邊繪畫

  教學過程

  導入

  1、游戲?qū)耄航處熗ㄟ^點擊游戲直接導入主題,小朋友們好,今天咱們來認識一個新的形寶寶“三角形”;你們認識三角形嗎?讓我們玩一個點擊小游戲考一考自己吧!

  2、提出問題: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想一想,到底什么樣的形才是三角形呢?幼兒試著說一說。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1、三角形定義:由三條線段首尾相接圍成的形叫做三角形。

  2、線段:一條直直的線有兩個端點。

  3、首尾相接:一條線段的`開頭端點與前一條線段的尾點連接重合,叫做首位相接。

  4、三角形特點:每個三角形都有三個頂點、三條邊和三個角組成。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5、快速判斷: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下中哪個是三角形?

  6、連一連:上有四個點,請小朋友任選三個點,畫出三角形吧!

  7、游戲“小猴過河”:小朋友們,小猴想要過河,可是橋上有很多的形寶寶,只有踩著三角形寶寶,小猴才能順利地過河,小猴不認識三角形,這可把小猴難住了。小朋友,請你來幫助小猴找到過河的三角形路線吧!

  8、生活應用

  ①提問:小朋友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常見的三角形寶寶,請你來說一說你都見過什么呢?

  ②三角形的特點:美觀性、穩(wěn)定性(教師出示片,引導幼兒觀看三角形美觀、穩(wěn)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9、創(chuàng)意繪畫:

  ①提問:小朋友們,通過給三角形添畫,你可以把三角形變成什么呢?

  ②三角形創(chuàng)意演示(邊唱邊出示片):三角形,變變變,變個風箏天上飛,變個風箏天上飛,我是三角形好寶寶;三角形,變變變,邊條魚兒水中游,變條魚兒水中游,我是三角形好寶寶。

  ③出示三角形創(chuàng)意簡筆畫:比如說,三角形可以變成一只小雞,變成一塊西瓜,變成一條章魚,等等。

  小結(jié)小朋友們,快來大膽想象一下,嘗試著把三角形畫一畫、唱一唱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三角形拼出長方形、正方形、大三角形、梯形。

  2、在探索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體驗活動中的成就感。

  3、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磁性三角形12個。

  2、學具:同樣大小的三角形若干(每位幼兒4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師:小兔最喜歡三角形了,它覺得三角形的本領很大,能拼出各種圖形來。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三角形,想請小朋友也來擺一擺、拼一拼,看看小兔說的是不是真的。

  師:誰來告訴我你是怎樣拼的?(個別幼兒嘗試)師:老師有一個要求,每位小朋友拿4塊三角形,用這4 塊三角形拼一個大的長方形。

  2、操作活動。

  師:誰來拼?(幼兒介紹自己拼的長方形)師:剛才,小朋友用4塊三角形拼出了一個大的長方形,我們還可以用4塊三角形拼什么圖形呢?(大的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師:快去試一試,我們來比一比誰拼的快又好?

  (幼兒再次嘗試)師:你拼的是什么圖形?誰來拼給大家看一看?(請三位幼兒分別拼三種不同的圖形)師:請小朋友去拼一拼你沒拼過的圖形。

  3、小結(jié)。

  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用三角形拼出了長方形、正方形、大三角形、梯形,下次,老師還要請小朋友用各種圖形來玩拼圖游戲。

  活動反思:

  根據(jù)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和活潑好動的性格,我將三角形的圖形特征編成簡短的故事,再結(jié)合圖形拼擺,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做。使幼兒養(yǎng)成動手、動口、動腦的好習慣,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11

  【教學片斷】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稱,下面請同學們把準備的吸管剪成三段,試一試,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

  (學生操作,有的學生如愿以償,有的學生束手無策。)

  師:為什么有的學生能圍成三角形,有的學生則圍不成呢?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

  (引導沒有圍成三角形的同學觀察自己剪出的三段吸管。)

  生1:我圍不成三角形是因為我剪出的三段吸管長度相差太大。

  生2:我剪出的三段吸管,其中有兩段合起來都沒有第三段長,所以圍不成三角形。

  師:你們認為怎樣的三根小棒才能圍成三角形呢?

  生1猜測:兩根小棒的長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

  生2猜測:兩根小棒的長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

  師:同學們的猜測對不對呢?這需要通過實驗來證明。

  (學生拿出信封,內(nèi)有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學生小組合作:任取三根小棒圍三角形,并記錄每次選用的小棒的長度以及能否圍成三角形。

  學生匯報:

  生1:長度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

  生2:長度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圍成三角形。

  生3:長度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長度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

  師:其他小組同意他們的說法嗎?

  生(齊):同意。

  師:比較這四種情況,你們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學生沉默了一會兒)

  生:三角形中兩條邊長度的和必須大于第三條邊。

  師:結(jié)合剛才用小棒圍三角形的情況,你們能舉例說明嗎?

  生1:因為4+5>6,所以長度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生2:因為5+6>10,所以長度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圍成三角形。

  生3:因為4+5<10,所以長度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

  生4:因為4+6=10,所以長度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圍成三角形。

  師:同意他們的說法嗎?

  生:同意。

  教師出示: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生齊讀)

  師: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明白(聲音很低)

  師:真明白嗎?(學生沉默沒有反應)

  過了一會……

  生1:老師,4+10>5,為什么長度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圍不成三角形呢?

  生2:是呀,5+10也大于4啊!

  生3:老師,我覺得“三角形兩條邊長度大于第三邊”中的“兩條邊”應該是任意的兩條邊,只有任意兩條邊長度和都大于第三邊,才能呢個圍成一個三角形。

  師:你們贊成這位同學的說法嗎?

  生4:我同意,像剛才那位同學舉的“4+10>51”的例子只是其中一種情況,而長度為4厘米和5厘米的兩條邊加起來卻小于10厘米這條邊,所以圍不成三角形。

  生5:老師,我有個問題,是不是以后判斷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要把所有的情況都列舉出來呢?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呢?

  生6(神情很得意):當然了,這樣才能做到準確判斷嘛。

  生7:老師我有一種方法,不用列舉所有情況就能準確判斷了。

  (課堂一下子安靜下來)

  師(目光中包含鼓勵):請說說你的想法。

  生7:我們只要用較短的兩條邊相加,如果較短的兩邊長度的和大于最長的那條邊,那么就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師: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7:因為我覺得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都大于最長的那條邊了,那么其他的兩邊之和一定也大于第三條邊。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這位同學的說法有道理嗎?

  生(齊):有!(班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

  師:那我們以后判斷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還需要;一一列舉聯(lián)的情況嗎?

  生(齊):不需要。

  正當我要讓學生做練習的時候,又有一位同學舉起了手……

  生:老師,我覺得你黑板上的那句: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要改一下才好。

  師:怎么改呢?

  生:最好說成“三角形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大于最長邊。”

  (大部分同學表示贊同)

  師:同學們很聰明,也很愛東腦筋,你們說的“三角形較短的兩條邊之和必須大于第三條邊“這句話可以用來判斷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但三角形中不僅僅只有較短的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最長的那條邊,任意的兩條邊長的和都大于第三邊。你們明白嗎?

  生(如有所思):明白了

  生齊讀:三角形兩條邊長度之和大于第三邊。

  ……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12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的證明方法并會應用。

  2、繼續(xù)滲透和培養(yǎng)學生對類比數(shù)學思想的認識和理解。

  3、通過了解定理的證明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利用已學知識證明新命題的能力。

  4、通過學習,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二、教學設計

  類比學習,探討發(fā)現(xiàn)

  三、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是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的應用。

  2、教學難點:是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的證題方法與思路。

  四、課時安排

  3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常用畫圖工具、

  六、教學步驟

  [復習提問]

  1、我們學習了幾種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5種)

  2、敘述預備定理、判定定理1、2、3(也可用小紙條讓學生默寫)。

  其中判定定理1、2、3的證明思路是什么?(①作相似,證全等;②作全等,證相似)

  3、什么是“勾股定理”?什么是比例的合比性質(zhì)?

  【講解新課】

  類比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方法,讓學生試推出: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成比例,那么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

  已知:如圖,在中,

  求證:

  建議讓學生自己寫出“已知、求征”。

  這個定理有多種證法,它同樣可以采用判定定理1、2、3那樣的證明思路與方法,即“作相似、證全等”或“作全等、證相似”,教材上采用了代數(shù)證法,利用代數(shù)法證明幾何命題的思想方法很重要,今后我們還會遇到。應讓學生對此有所了解。

  定理證明過程中的“都是正數(shù)……其中都是正數(shù)”告訴學生一定不能省略,這是因為命題“若,到”是假命題(可舉例說明),而命題“若,且、均為正數(shù),則”是真命題。

  例4已知:如圖……當BD與、之間滿足怎樣的關系時。

  解(略)

  教師在講解例題時,應指出要使∽。應有點A與C,B與D,C與B成對應點,對應邊分別是斜邊和一條直角邊。

  還可提問:

  (1)當BD與、滿足怎樣的關系時?(答案:)

  (2)如圖,當BD與、滿足怎樣的關系式時,這兩個三角形相似?(不指明對應關系)

  (答案:或兩種情況)

  探索性題目是已知命題的結(jié)論,尋找使結(jié)論成立的題設,是探索充分條件,所以有一定難度,教材為了降低難度,在例4中給了探索方向,即“BD與滿足怎樣的關系式。”

  這種題目體現(xiàn)分析問題的思維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研究問題的習慣有好處,教師要給予足夠重視,但由于有一定難度,只要求學生了解這類問題的思考方法,不應提高要求或增加難度。

  [小結(jié)]

  1、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除了本節(jié)定理外,前面判定任意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對直角三角形同樣適用。

  2、讓學生了解了用代數(shù)法證幾何命題的思想方法。

  3、關于探索性題目的處理。

  七、布置作業(yè)

  教材P239中A組9、教材P240中B組3。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nèi)畫高。

  2.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的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nèi)畫高。

  【教學準備】

  三角板、木條釘成的三角形、三角形卡片。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教師展示三角板,觀察三角形的特點,請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上也有三角形。

  紅領巾、三角架

  引入課題:其實三角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三角形。

  板書課題:三角形的特性

  【新課講授】

  知識點1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學例1。

  1.做一做:

  請學生動手制作一個三角形。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學生討論,學生代表發(fā)言。

  小結(jié):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2.畫一畫:

  讓學生自己畫出三角形,并在三角形上嘗試標出邊、角、頂點。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標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3.說一說:概括三角形的定義。

  大家對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學生回答:

  小結(ji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三角形。

  4.做一做:請學生動手用三支筆拼成一個三角形,并說說三角形的頂點、邊、角。

  知識點2 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

  提問: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樣正確的畫出三角形的高呢?請打開教材第60頁,看看書上是怎樣說的,又是怎樣畫的?

  學生討論發(fā)言。

  小結(jié):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老師在黑板上畫兩個三角形,在黑板上示范作高兩次。引導學生注意觀察。 提問:老師怎樣正確的畫出三角形的高呢?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剛才的三角形中畫出一條高,并標出它所對應的底。學生動手畫出一個三角形,作出它的高,并標出與高相對應的底。

  提問:三角形可以作出幾條高呢?

  學生動手嘗試,討論回答。教師請學生指出每條高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底。 隨意畫出一個三角形,標出他的高和底,和同桌說一說剛才畫的高是以哪條邊為底畫的?

  為了表達方便,我們通常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分別用字母A、B、C表示,這個三角形可以稱作三角形ABC,在三角形中標上字母ABC。

  知識點3 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教學例2

  做一做:學生拿出預先做好的三角形、四邊形邊框,分別拉一拉邊框,你有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nèi)畫高。

  2、培養(yǎng)觀察、操作的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nèi)畫高。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材相關主題圖。

  學生準備:白紙、作圖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出示教材第80頁主題圖。

  2、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哪些物體上有三角形?

  3、既然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特點和性質(zhì)呢?這就是這一單元我們將要學習的知識。今天我們先來認識三角形。

  (1)讓學生試著畫一個三角形。

  (2)同學們看看自己畫的三角形,誰來說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3)下面在你所畫的圖中標出你所指的邊、角、頂點。

  (4)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標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5)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6)三角形最明顯的特征是什么?

  (7)好。現(xiàn)在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8)對學生的各種定義不置可否,讓學生看教材對三角形是怎么定義的。

  (9)板書三角形的定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

  三、教學三角形的高、底。

  1、下面請大家拿出剛才畫的三角形,找一個頂點向?qū)呑鞔咕。(教師巡視)

  2、示范從三角形一頂點向它的對邊作垂線。

  3、我們來給這條垂線取個名字。板書: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道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線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4、在剛才的三角形中,你還能畫出其他的高和底嗎?

  四、教學三角形的表示。

  1、如果我們表示一個三角形需要畫一個三角形,那樣會很麻煩。大家想一想呢?

  2、為了表達方便,通常我們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教師將三個字母板書到黑板上的三角形上)。這個三角形我們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3、指出:當然,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還可以用其他字母來表示。

  課前熱身:

  說出圖形的名稱。出示圖形。

  提問一個三角形有幾條高?

  教學反思:

  本課是讓學生在畫三角形的操作中進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屬性,概念用自己的話敘述出三角形的定義,效果可以。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精選14篇) 相關內(nèi)容:
  • 《認識三角形》教學案例及反思(通用8篇)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是學生對小學階段三角形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點和性質(zhì)。三角形是最簡單、最基本,很常見的一種幾何圖形,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 認識三角形教案(精選17篇)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在探索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稱和形狀特征,認識三角形的多樣性;2、能不受其他圖形干擾找出三角形;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 認識三角形(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2、能證明出“三角形內(nèi)角和等于180”,能發(fā)現(xiàn)“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3、按角將三角形分成三類.教學重點:1、角平分線的概念;2、三角...

  • 認識三角形說課稿(通用10篇)

    一、說教材這一活動主要要求幼兒辨識平面幾何圖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小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總結(jié)出來一句話是先入為主,容易形成定勢。...

  • 5.2 認識三角形(通用15篇)

    活動目標:1、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的興趣和數(shù)學活動常規(guī)。2、初步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3、感知并說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各一,圖形若干。...

  • 認識三角形(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2、能證明出“三角形內(nèi)角和等于180”,能發(fā)現(xiàn)“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3、按角將三角形分成三類.教學重點:1、角平分線的概念;2、三角...

  • 5.1 認識三角形(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2、能證明出“三角形內(nèi)角和等于180”,能發(fā)現(xiàn)“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3、按角將三角形分成三類.教學重點:1、角平分線的概念;2、三角...

  • "挖掘"成就精彩——《認識三角形》教學片斷賞析(精選5篇)

    【教學片斷】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稱,下面請同學們把準備的吸管剪成三段,試一試,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學生操作,有的學生如愿以償,有的學生束手無策。...

  • 《認識三角形》說課稿

    下面是關于小學數(shù)學的說課稿《認識三角形》,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認識三角形》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認識三角形》。下面我就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這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 認識三角形

    活動目標:1,讓幼兒知道三角形是由三個角三條邊組成。 2能在眾多的圖形中找出三角形 活動準備:各種圖形的圖片一張 大的三角形一個 各種混合圖形幾堆 活動過程:組織:一二三三二一,小眼睛看老師。...

  • 5.2 認識三角形(2)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2、能證明出“三角形內(nèi)角和等于180”,能發(fā)現(xiàn)“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3、按角將三角形分成三類.教學重難點: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推理和應...

  • 5.1 認識三角形(3)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2、能證明出“三角形內(nèi)角和等于180”,能發(fā)現(xiàn)“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3、按角將三角形分成三類.教學重點:1、角平分線的概念;2、三角...

  • 5.1 認識三角形(1)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fā)掌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2、結(jié)合具體實例,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三邊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

  • 5.1 認識三角形(4)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2、了解三角形的高,并能在具體的三角形中作出它們.教學重點:在具體的三角形中作出三角形的高.教學難點:畫出鈍角三角形的三條高.活動準備:...

  • “認識三角形的高線”

    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第一節(jié)第四部分“三角形的高線”。教材分析:本節(jié)是學生在認識了三角形,并且討論過三角形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中線的定義及其性質(zhì),學生反反復復地折紙、畫線、交流感受其意義...

  • 數(shù)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看片 | 久久高清一区 | 欧美日本久久久 | 国产精品男女猛烈高潮激情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 自拍亚洲一区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精区二区三区四区麻豆 | 新婚之夜玩弄人妻系列 | 日本熟妇毛茸茸XXXXX | 5x社区sq未满十八视频在线 | 青青草99 | 成人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com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青青国产在线 | 不卡av免费看 | 91久久精品夜夜躁日日躁欧美 | 羞羞答答入口 | 一级片久久久久 |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 污污视频免费在线看 | 久久超碰97 | 免费观看国产成人 | 中文字幕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任你躁久久久久久妇女av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性做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6q | 亚洲大胆美女人体一二三区 | 乱码丰满人妻一二三区 | 玩偶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 国产XXX69麻豆国语对白 | 在线日本中文字幕 | 久热精品国产 |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公妇仑乱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