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數學練習三教案(精選3篇)
二年級下冊數學練習三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平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初步體會平移的特點。
2、通過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4、使學生體會在格子圖中數物體移動距離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感受平移,提出問題
今天這節課,老師跟小朋友們一起來研究平移這種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運動方式。(出課題)
1、交流預習內容
昨天晚上同學們自己預習了平移這個內容,小朋友們通過預習你們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說自己預習時了解到的,并提出問題,學生互相幫助解決)
2、舉生活中的例子。
、賱偛判∨笥褌冋f了自己預習時了解到的有關平移的知識,那現在你們能給大家舉一些生活中你認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體演示給大家看?
。ㄏ仍谒娜诵〗M里做,讓小組的朋友評價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臺來表演給大家看)
老師在中間插一些平移的畫面,介紹生活中有的平移
、趧偛判∨笥驯硌莸亩际前凑找粭l直線的平移,那還有不按照直線運動的平移嗎?(學生上臺表演)
注意:讓學生展示多種不同形式的平移。
(在表演過程中讓臺下的學生評價他做的是不是平移)
3、出判斷題:找出這些運動中全是平移的一組。(在全是平移的一組中,加入一個沿曲線平移的物體)
判斷的時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組,然后重點討論全是平移的一個組。這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通過這組判斷你發現了什么?
4、小結平移的本質
剛才你是怎么樣判斷一種運動是不是平移?平移運動是怎么樣的運動,你可以說說你的想法嗎?(先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的想法)
5、練習:魚圖(提要求時強調:是要作平移)
二、格子圖中數移動距離
1、課件出示:房子(煙筒上有一只小鳥,屋檐上有一只小鳥)
請你觀察房子做了什么運動?(平移)
。ㄅ湟簦┮苿雍鬅熗采系男▲B說:我向上移動了5格(對)
屋檐上的小鳥說:我向上移動了4格(錯)
誰說得正確呢?(學生討論)你覺得它為什么出錯呢。
2、移動房子
整座房子移動了多少格?(讓學生發表意見,說說自己是怎么數的)讓學生對他的做法進行評價。
3、出示:房子向右移動圖全班一起完成。向( )移動( )格
4、學生自已動手開書完成其他。
5、練習:動手完成p43第1題。
三、用平移的知識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通過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畫面。
3、人們在生活中運用了平移,你們覺得你能運用平移改進一下我們身邊的東西,來方我們的生活嗎
教學反思:
學生對生活中的平移現象比較熟悉,我重點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抽屜的抽拉是平移現象,汽車運動是平移現象等,力爭表達準確。
二年級下冊數學練習三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P51~52練習三
教學目的:
1、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2、通過練習,鞏固整十、整百數的加減的口算及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正確進行計算。
3、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難點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
掛圖、ppt、口算卡片。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二次設計
1、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1、2題。
教師啟發學生先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找到最大數與最小數,怎樣確定哪兩個數的和最大,哪兩個數的和最小,哪兩個數的差最小。
2、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3、6題。
讓學生在獨立計算的基礎上自覺的進行驗算,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4題。
引導學生在獨立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
4、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5題。
讓學生看圖說出圖意,在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7題。
6、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8題。
讓學生獨立解答并比較出得數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過程。
二年級下冊數學練習三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9~50頁例3、例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簡單排列規律的過程,體會找規律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簡單的推斷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創新意識。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學和聽的習慣,并讓學生體會同學之間互相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獲知渠道。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體驗找規律的過程。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正方形6個。學具:小正方形6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規律的,請看(出示課件)節日里街上掛的彩燈、街道兩邊插的彩旗,它們的色彩搭配、間隔寬窄都是有規律的。再看(出示課件)我們家里的飯碗、盤子上的圖案的排列也是有規律的。正是這些有規律的事物,美化了人們的生活,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生活中像這樣的事物很多,你們想去探索嗎?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索規律。
板書課題:探索規律。
二、初步探索
1.教學例3
(1)動手操作,探索發現規律。
。2)課件出示例3。
教師:同學們,你們看這3個圖都是由幾個正方形擺成的?我們能用6個正方形依次擺出每一個圖形嗎?動手擺一擺吧!
學生動手擺圖,擺完后請一位同學在投影儀上擺,邊擺邊說是怎么擺的。
教師:觀察這3個圖,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可能說:
這些圖都是用6個正方形擺成的。
上一排依次多1個,下一排依次少1個。
上面是0個,下面是6個;上面1個,下面5個;上面2個,下面4個。
依次從下一排的左邊移1個到上一排。上一排是0、1、2個,下一排是6、5、4個……
教師:剛才同學們的這些發現,就是這3幅圖的排列規律,這3幅圖就是按同學們說的規律排列而成的。你們真能干,找到了這么多規律。
。2)運用規律。
教師:你們能用找出的規律,推斷出后面的圖形該怎么擺嗎?請擺出來畫在例3的橫線上。
抽學生說說怎么想的,然后怎么擺的。(抽有不同想法的學生說,然后展示出同學畫的圖形)
教師:剛才同學們根據先找出的圖形排列規律,再根據規律推斷出未知的圖形并畫出了圖形,這就是在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3)實踐應用。
第69頁課堂活動第1題,學生先擺一擺,然后說一說有什么規律,最后畫出來,注意(2)題可以畫成:
2.教學例4
(1)觀察思考,發現規律。
教師:剛才我們探索了圖形的排列規律,下面我們探索數字之間的排列規律。
出示例4后提問:例4要我們干什么?怎樣才能正確填出數來?學生可能回答:先找規律,然后填數。(補充板書:填數)
教師:請同學們先找找這些數的排列規律,然后把你找到的規律在小組內交流。
教師:同學們在交流中聽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教師有意請秩序最亂的、交流效果不太好的小組發言)
同學們可能會說:我沒聽清楚,太鬧了。我沒聽到,他的聲音太小了。他們搶著說,我聽不到。我說的時候,他在玩東西……
教師:剛才像你們這樣的交流行嗎?應怎樣交流呢?(學生說方法)
教師:同學們的想法很好。在交流過程中要注意:發言的人要控制好音量,既不要影響其他組,又要讓本組的同學聽得清;其余的同學看著他,認真傾聽他的發言,及時糾正和補充,F在我們再交流一次,好嗎?
教師:請一個人介紹你們組發現的規律,其余的人聽后作補充。
學生可能說:每組兩個數相差5。每組第1個數比第2個數多5,第2個數比第1個數少5。第1個數依次增加5,第2個數也依次增加5!
教師:這些規律是你一個人找到的嗎?怎么知道的?
學生:我找的是……其他的是我們組同學找的。
教師:你們聽到了他剛才說的`這些規律了嗎?還有什么補充的?同學們學知識就要像剛才那樣,你向別人學習,別人又向你學習,這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
。2)運用規律。
剛才同學們通過觀察、思考,找到了規律,再通過合作交流,學到了別人找的規律,下面我們就用規律填數。學生填空,然后抽學生說填多少,為什么?
(3)實踐應用。
完成第69頁課堂活動第2題。規律有:依次增加5;用的是5的乘法口訣;后一個數等于前兩個數的和。
三、鞏固拓展
四、課堂小結
1.總結、回顧
教師:今天,同學們探索了圖形和數字的排列規律,你們有什么收獲?有什么疑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方法——(1)找規律;(2)畫圖形(填數)。
教師:同學們,數學王國里還有很多有趣的規律呢,下面我們就去探索吧。
2.完成第51頁練習十的第1~3題
3.拓展
同學們,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能給人美的享受。
早在18世紀90年代,德國一位10歲的孩子高斯,喜歡動腦筋,在計算1+2+3+…+100時,發現了數字的排列規律,很快就算出了答案。正是由于高斯從小喜歡動腦筋找規律、用規律,后來他成了德國偉大的數學家。
請看:(課件出示)
這是由數字排列而成的三角形數字表,它是我國古代數學家楊輝發明的,取名叫楊輝三角。這些數有什么規律呢?有興趣就自己去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