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培養學生會學、善學、樂學的學習方法
注入式教學只是授之以魚,實行“滿堂灌”、“填鴨式”,學生總是處在被支配的地位,嚴重阻礙了學生素質的發展和提高。我認為,學生是未來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但要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不斷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進而達到樂學的學習境界。
(一)要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在過去漫長的教育史上,許多人都孜孜不倦地研究教法,我也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也曾提出并試驗過不少教法。隨著頭腦中思想的更新,我認識到光重教法還不行,必須研究學法,使教與學和諧統一,學習效率會不斷提高。
我曾教過一個姓趙的學生。她說起話來一板一眼,背起詩來一套一套的,誰見了,都說她是個天性聰慧的孩子。
可是她上學以后,這種天生的智慧非但沒有表現出來,反而越落越遠了。
家長著急,老師補課,全無效。
此后,我天天都在琢磨。一天,我講完課,讓學生做練習。我一邊在桌間巡視一邊下意識地重復講過的加法交換律,偶然一回頭,發現她正目不轉睛地盯著我,我立刻感到有些詫異。
“你在干什么?”我問她。
“我在聽你講加法交換律呢。”
“怎么不做練習呢?”
“剛才您講的我沒記住。”
我馬上意識到她的學習方法有問題。
第二節課正好是數學練習課,我邊講課邊觀察,哦!我發現了她的眼睛總是盯著我。我敘述黑板上寫的話,她也不看黑板。我初步認定她是不會聽課,不會學習。
下課了,我把她叫到一邊,師生進行了一番有趣的對話:
“講課時你為什么總不看黑板呢?”
“我想把你講的話都記住,不盯住您怕落下。”
“當你背書上的法則時你是想方框里的黑字怎樣寫的還是想老師在課堂上怎樣講怎樣算的呢?”
“我想方框里的黑字是怎樣寫的,哪個字挨著哪個字。”
得了,不必再問,我完全證實了自己的判斷。
從此以后,我開始對她進行個別指導,這指導不是指導怎樣做題,而是指導她怎樣聽課,怎樣看書,怎樣做作業,怎樣預習……她漸漸地會學習了,成績上來了。
我體會到,必須讓孩子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在學完一位數乘多位數的乘法后,我在黑板上寫出了一道算式: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同學們都刷地舉起小手。我叫起一位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口算得數,從右向左,一步一問,2乘3得6,是哪位?是個位;2乘1得2,是哪位?是十位,20;2乘2得4,是哪位?是百位,400。然后,我連續叫起許多學生,讓大家反復說明運算過程,突出每次得數應寫在哪位上。學生都脫口而出,無一錯誤。
我接著問:“如果在乘數2的前面填上個‘1’,怎樣算呢?”說著,我隨即用紅色粉筆在乘數的十位上寫了一個醒目的“1”,原算式變為: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學生在認真地看著、聽著、思考著。
“繼續乘。”另一個男生搶著回答。
“怎么乘?”我接著問道。
“像用2乘一樣,一位一位地乘。”
“對,你請坐。現在這道題已由一位數乘多位數變為兩位數乘多位數。一位數乘多位數,我們會做,兩位數乘多位數,怎么乘呢?”我說:“乘數中十位上的數也和個位上的數一樣,要分別與被乘數的每一位數相乘。乘的順序也是從個位開始,但1乘3的積往哪里寫呢?”我講到這里,稍加停頓,然后加重語氣說:“如果這個問題我們搞清楚了,那么乘數是多位數的乘法就會做了。”學生一聽,都來勁了,有好幾個反應快的馬上舉手發言,我沒有叫他們,而是讓大家討論一下,“1乘3的積應寫在哪一位的下邊?為什么?”
教室內又出現了那種令人鼓舞的討論氣氛。我在桌間巡視著,聽著,不時地加入討論的行列。
我叫了兩名學生發言,他倆的意見恰好不同:一名主張1乘3的積應寫在個位上;另一名則主張寫在十位上。我讓他們說出各自的理由,學生廣泛發言補充。經過一番爭論,大家一致認識到乘數是十位數即表示10,是幾就表示幾十,故應寫在十位上。我便用鮮紅的粉筆把3寫在十位上。
最后,在練習兩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我們又乘勝追擊,共同討論了在三位數乘多位數。由于兩位數乘多位數中位數確定這一難點突破了,因此,多位數乘多位數運算法則很容易被學生掌握了。隨后,我又出了以下練習題: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經抽查,第一小組12名同學中10名做得完全正確。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技巧
教學中我不但注重讓學生會學,同時也注意訓練學生善學。我認為,任何知識都有規律可循,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一個尋找規律的過程,找到規律就能會學,會找規律,就能善學。沿著找規律的軌跡發展,學生的學習技巧就會得到培養。
我在帶領學生學習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以后,出了這樣一道計算題:25×36=?并要求口算出來。
學生有點漠然了,這么大的兩位數相乘,還能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