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圖書館》評課
本節課的教學,經過實際教學檢驗,既有成功之處,又有不足,概括下來有以下幾點:
1、 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愿望。“ 興趣 ” 是最好的老師,是小學生學習的動力。本節課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了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在學習加減法時,往往不感興趣,而加減法這部分內容卻又相當重要。為了使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感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將學生熟悉的兩個情境組成情境串,把教材中小小圖書館中的情境圖進行了改動,“學校的圖書館向我們開放,然后又去圖書館借書。”依此設計了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使之直觀形象、生動有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通過教師小小圖書館的故事,使學生自覺的融入新知識的學習,并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2、課堂上教者還為學生留下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大膽地想、大膽地說、充分釋放每一個孩子的潛能。學生的思維含量在不斷地增加,在思維的碰撞中不時地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非常注視學生的交流和分析問題的邏輯性,學生對自己的所思、所想,能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使自己的表達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本節課還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想出了一種種計算方法。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探究的能力。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進行估算,計算后又說明了估算可以檢驗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培養了學生估算意識,這也大大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中,重視估算、發展估算這一先進教學方式。
4、在解決236-118這一問題時,先是讓學生用計數紙在236個小方格里圈出118個,并說明圈的方法,讓學生在圈的過程中想一想是怎樣算的,這把抽象枯燥的計算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理解算法。但學生在說圈的過程時,有一名學生已經理解了算理,但沒有敘述清楚,此時教師應再進一步引導:在幾十里圈出10?我相信,這個學生一定能說得很明白。
5、在學生板書豎式計算時,沒有寫減號,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這些細節問題,及時給予糾正。
6、在探討淘氣說得對不對時,教師結合具體情境,充分地讓學生體驗到了驗算的重要性。
7、最后的游戲活動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新課程理念,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8、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對課堂時間的調控和分配能力。由于本節課教師對所執教的學生不是很熟悉,所以在配合上可能不是很密切。
9、從教師的基本功來看,教師的教態親切自然、不急不燥,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耐心而細致地進行引導、解決。我相信:她的穩重大方,一定給在場所有的聽課教師和全體學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本節課還注重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師不僅交給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更注重了讓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一旦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實現了有效的溝通,學生將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無盡的知識財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學生豐富的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