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寬容,學會欣賞---一節數學課引發的教學反思
如何評價一個人,立場不同,觀念不同,效果自然也就不同,就像發生在我課堂上的一個真實的小片斷 :“郭志你來回答這個問題!鄙蠑祵W課時,我突然發現坐在第一排的郭志正在走神,沒有認真聽講,所以我想借此問題給他來一個下馬威。
郭志果然十分膽怯地站起來,猶豫了一下,然后說道:“ 350+195+105+850應該是----350+195+105+850
=(350+850)+(105+195)
=1200+300
=1500
“嗯?同學們,我剛才問的是這個問題嗎?你們想不想對他說點什么?”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我想借其他同學之口,對他的這種不聽講的行為進行斥責,使他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正如我所預料的,有人站了起來 ----
陳月: “不是這道題,老師要我們解答的應該是26+(89+74),他上課一定是走神了,他沒有認真聽講!
紀威: “老師,他太不守規矩了!
……
果然我的方法奏效了,郭志的頭埋得更低了。
“老師,我覺得其實我們應該感謝他!睆堃牡囊痪湓挓o異于一枚重磅炸彈,使課堂更加不平靜。
我以為聽錯了,于是又問道: “你說什么?為什么會這樣說呢?!
張耀文: “他是沒有專心聽講,應該受到批評。但是由于他的誤打誤撞反而使我們學會了一個新的知識,所以我們都應該感謝他!
霎那間,我突然覺得自己很狹隘,作為一名孩子所敬仰的老師,我竟然沒有學會去包容別人,孩子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是啊,為什么我要用這種手段去刺痛一個孩子的自尊心,為什么我不能從另一個角度去處理這件事呢?
平靜了一下心緒,我適時說道:“張耀文,你能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能夠有自己獨立的見解,老師真的很佩服你!
因為有了張耀文的啟示,有了我的寬容和鼓勵,學生們開始各抒己見,教室里又熱鬧起來。
劉昊:“老師,他能舉一反三地學習,挺有創造力!
于澤川: “老師,我不同意他的意見。我覺得上課就應該認真聽講,不論他多有創造力,不專心聽講,答非所問就是不對的”
“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認為……”
……
我一直沒有發言,因為孩子的話是最真誠的,直到他們發表完自己的看法之后,我才真誠地向郭志說:“其實你真的很聰明,我們剛才只學習了把加法結合律運用到三個數相加的計算當中,而你卻能發現四個數相加也可以運用這一規律,這說明你真的很有創造性,可是認真的態度是學習成功的前提,否則不論你多有創造性,多么的聰明都是無濟于事的!”一番話后,我發現他已從尷尬中解脫出來,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悔過和承諾……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張耀文的發言似一縷春風,暖人心田。而慶幸的是,我也捕捉到了這次難能可貴的教育時機 ----“你能有一顆寬容的心,能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有自己獨立的見解,老師真的很佩服你”,因為我的點撥,扭轉了學生們的觀念,評價的功能也由“批評”轉化為“欣賞和激勵”。學生態度的這種轉化,飽含了課堂上的平等、尊重、信任和友善,而這發自內心的寬容和欣賞,不正是他們積極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的綜合呈現嗎?當學生被老師原諒,被同學欣賞時,那欣喜、寬慰的神情是多么地令人感動。而這節課也正因為有了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尊重和贊賞,課堂里才迸發出更大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充滿寬容和欣賞的課堂是飽含人文關懷的課堂,是使師生享受教育幸福的課堂。所以,教師在課堂中要注重為學生創造交流、爭辯的舞臺,為他們提供自評、互評的機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促進自我意識的形成,從而培養學生善于欣賞他人、學會欣賞他人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