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全冊教案
(2)這些玩具是誰買的呢?
(3)你每次要求家長買的時候,他們都答應嗎?
遇到不答應的情況,你是怎么辦的?(學生回答后教師應給予適當評價。例:你真是個聽話的孩子;你真任性;你的脾氣還真大……)
活動二:走進連環畫
出示連環畫:貝貝的“驢脾氣”。
1、看一看:請小朋友認真地看一看這四幅畫,了解意思。
2、猜一猜: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3、議一議:(看看自己課桌上的玩具)類似的場景在你身上發生過嗎?給大家介紹一下。
活動三:生活小舞臺
1.想一想:貝貝和你為什么會這么任性呢?
提示:(1)以前我要什么給什么,今天爸爸為什么不給買?
(2)我又哭又鬧,看他怎么辦?
2.猜一猜:貝貝的爸爸又是怎樣想的呢?
提示:(1)我不能答應他,不能再助長他的驢脾氣了!
(2)我該怎樣才能讓貝貝不任性呢?
3.試一試:怎樣才能幫助貝貝改掉驢脾氣呢?我們一起來幫助貝貝的爸爸想想辦法好嗎?
提示:(1)談話。談談任性的危害:造成浪費,給家長帶來了負擔和煩惱。
(2)冷處理。讓他哭,不理睬他。
(3)和貝貝算筆帳。先計算家里的玩具一共用去多少錢,告訴他貧困地區一個學生一年的學習費用是四百元,那么這些錢可以用來資助多少個失學孩子重新回到校園?
4.編一編:連環畫后面的故事一定很精彩。請小朋友自由結合小組續編故事。
5.演一演:
(1)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把所編的故事演一演
(2)師巡視指導
(3)請幾組小朋友演給大家看。
6.評一評:哪個小組演得最好。哪組的辦法最成功。
活動準備:
1.將“哈哈鏡”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2.將“故事屋”中的《狗熊溜冰》的故事制作成動畫片。
12、我的好習慣
教學目標要求:
1、情感與態度
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感情。
2、行為與習慣
在老師的幫助下,引導學生參與自我檢測、討論交流、制定計劃、實踐操作等活動,使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生活、學習、品德和行為習慣。
3、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帶來的益處,提高學生養成好習慣的自覺性。引導學生學習制定計劃,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
4、過程與方法
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體驗活動的成果。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分享感受, 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感情。
教學難點:
讓學生認識到好習慣帶來的益處,提高學生養成好習慣的自覺性。
教學準備:
1、制作課件(成長樹、拍手歌、好習慣養成計劃表)
2、拍攝好習慣、壞習慣的錄象。
3、紅花一朵,紅星若干。
4、指派一名學生扮演小記者。
教學流程:
一、小調查
師:學校紅領巾電視臺要做個節目,想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們提供一些素材,你們愿意嗎?敢接受記者的采訪嗎?
小記者(學生扮):大家好!我是紅領巾電視臺的記者。現在,讓我們來做個關于習慣的小調查吧!
你幾歲開始刷牙?
你剛學會刷牙時,每天要不要爸爸媽媽提醒你刷牙呢?
現在你每天還要爸爸媽媽提醒你刷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