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第二單元教案
第5課 地球在“發低燒”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中事例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全球氣候變暖變暖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影響,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環境變化所起的作用。
2.幫助學生認識到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導致溫室效應增強的主要原因,引導學生尋找我們的哪些行為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探索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種途徑。
教學重點難點:
幫助學生認識到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導致溫室效應增強的主要原因,引導學生尋找我們的哪些行為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探索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種途徑。
教學準備:
冰水混合物,透明容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展示透明容器里面的冰水混合物,說明:水的溫度很低,和冰的溫度相近。
2.學生觀察溫暖的室溫下透明容器里冰塊的變化。
3.師:我們把這個容器看成微縮的北極。北極熊就生活在海冰上,由于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北極地區的冰川正在逐漸融化,冰架在崩塌,覆蓋在北冰洋上的巨大冰面在逐年縮小,就像我們眼前的冰塊受熱發生的變化一樣。這樣下去,北極熊將怎樣活下去呢?
二、學習“北極熊的憂愁”
1.假如你是生活在冰上的北極熊,請以北極熊的口吻講述在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情況下的遭遇。
2.閱讀《地球“發低燒”了》。
聯系自己生病發低燒的感受,說說地球“發低燒”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3.結合北極熊的遭遇和地球的現狀,討論:地球“發低燒”,習慣了在寒冷氣候條件下生活的北極熊,在地球上還能找到自己的家嗎?
4.齊讀《環境警報》,聯系經驗,談談感想。
三、學習“假如地球繼續變暖”
1.思考:假如地球繼續變暖,會帶來哪些問題?可能導致怎樣的嚴重后果?
2.閱讀課本關于海平面上升的段落和環保志愿者書寫的標語。
在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問題中挑選某一個問題,試著為它撰寫一條環保警示語。
3.分角色朗讀《珠穆朗瑪峰》。
你覺得這位小作者的想象有道理嗎?為什么?
發揮你的想象力:假如地球氣候持續變暖,經過若干年后,你眼中的地球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四、作業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了解身邊的綠化與環境保護密切聯系,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有意識地關心和愛護人類共同的生存環境。
2.通過氣候問題的小調查等,使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能力也有責任從自己做起,為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護環境出一分力。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氣候問題的小調查等,使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能力也有責任從自己做起,為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護環境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