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第二單元教案
簡單敘述xx年印度洋大海嘯。
搜索你的記憶,你聽說過或者看到過自然災害發生時的情景嗎?
5.分組朗讀《歷史上的部分自然災害記錄》。
三、學習:天災之中有人禍
1.近幾年來,全球發生了不少自然災害,請選擇你知道的一次重大自然災害,向全班同學做一個介紹。
2.閱讀43頁自然災害的信息。
同學之間交流課前準備的小調查:家鄉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這些自然災害的?
討論:從引起自然災害的原因上考察,你認為自然災害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造成的呢?
3.閱讀《是天災還是人禍》。
討論:有哪些人類的行為誘發或加劇了自然災害?
4.你的家鄉有沒有發生過因“人禍”而加劇的自然災害?如果有,把它寫出來。
四、作業:回憶自然災害的危害,寫一封倡議書。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遇到自然災害,會自護與互助。當其他地區發生災害時,力所能及地向受災地區的人們伸出援助之手。
2.認識保護環境的緊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見自然災害的自護知識,以備不時之需。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保護環境的緊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見自然災害的自護知識,以備不時之需。
教學準備:
思考:有哪些人類行為可能會加劇自然災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xx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在中國大地上肆虐。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發生了很多動人的故事,讓我們記憶猶新。
二、教學互動
1.觀察44頁右下角圖案的構成。
說一說,你覺得設計者設計這個圖案的意圖是什么?
集體朗讀《一封未能發出的信》。
討論:有人說,災難可以使中華民族的精神得到錘煉升華。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看法。
2.閱讀“手拉手,心連心”的內容。
你曾經為災區的小朋友獻過愛心嗎?除了捐款,還能為災區小朋友做些什么呢?
3.閱讀:《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朗讀《海灘小天使》。
從這個真實的故事中,你感覺到了掌握必要的遇險應變知識的重要性了嗎?
4.仔細閱讀《地震發生時應該怎樣應變》?
在最短的時間內,試著將具體應變措施牢牢記住。
5.接龍朗讀《面對洪水》漫畫配的文字。
總結:遇到洪水應該怎么辦?
討論:為了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我們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第7課 許多物種消失了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類的朋友——可愛的動植物的外觀、本領等方面的了解,培養學生對生物的愛心,使學生認識到其他生物與人類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2.幫助學生了解人類和其他物種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以及人類對待其他物種所應持有的態度。培養學生從全局看問題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