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第二單元教案
教學重點難點:
幫助學生了解人類和其他物種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以及人類對待其他物種所應持有的態(tài)度。
教學準備:
收集自己感興趣的動物或植物的文字資料和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人類和許多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這些動植物種類繁多,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我們生存的家園才會這么生機勃勃。今天,我們一起來解釋我們身邊的朋友。
二、學習:多么可愛的朋友
1.同學們走上講臺,介紹自己準備好的某種動植物的資料。
2.請同學們走上講臺當小科學家,介紹某一種動植物與眾不同的特點。
歸類:
同學們找尋動植物的可愛之處,按照“千奇百怪的外觀”、“特殊的本領”、“助人為樂的品質”等歸類。
3.我們一起看看書上有哪些生物朋友等著我們去認識。
同學自主閱讀,發(fā)表對某種動植物的認識。
4.總結并組織討論51頁提出的問題。
有人認為保護動植物只是因為他們對人類有用,那些看起來沒有什么用的動物就不用保護了。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談談你的看法。
三、學習:我們的朋友在減少
1.接龍朗讀52頁上已經(jīng)滅絕或瀕臨滅絕的動植物簡介。
這些動植物的數(shù)量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假設自己是這些動植物種的一種,請以它的口吻說一句“遺言”,或發(fā)出一句呼吁。
站在動植物的角度上,發(fā)表自己對生存處境的看法。
3.分成三組,扮演書上提到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動植物。
4.以小組為單位,自己仿照游戲中扮演的角色之間的關系,寫出一組有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關系的動植物,并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5.有感情地朗讀“世界滅絕動物墓地”上的墓志銘。
討論:沒有了動植物,人類將何去何從?
四、結束
布置作業(yè)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從許多物種正在或已經(jīng)消失的現(xiàn)狀中,讓學生意識到人類文明給其他物種帶來的災難,初步學會反省人類文明。增強學生保護動植物的意識,并讓學生把保護動植物的意識切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夠主動當好保護動植物的小宣傳員。
2.讓學生認識到我們人類有許多可愛的朋友,課時人類的活動已經(jīng)對許多物種構成威脅,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保護其他物種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教學重點難點:
增強學生保護動植物的意識,并讓學生把保護動植物的意識切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夠主動當好保護動植物的小宣傳員。
教學準備:
影片《可可西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影片《可可西里》片段。
二、學習:誰是“殺手”
1.閱讀課本中介紹藏羚羊的段落和《誰是它們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