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第三冊品德與生活全冊教案
2、 判斷生活中哪些行為是正確的。
3、 說說怎樣保護眼睛、耳朵、骨骼、腸胃。
4、 兒童編兒歌、制作宣傳畫,宣傳保護 眼睛、耳朵、骨骼、腸胃的重要性。教師為一些兒童調換座位等。
五、評價
教師與兒童總結,對活動進行評價。
家庭作業
向家長介紹這兩節課的學習內容。
教學反思:
在認識自己身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器官。引導兒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從自我健康快樂生活的角度認識到良好行為習慣似的重要性.學生對《食物記》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第二單元 收獲中的學習與發展 (4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12—17頁
主題一:收獲的感覺真好。(1課時)
教學目標
1、積極參與收獲并體會收獲的喜悅。
2、增強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
3、了解一些收獲的特征及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正確使用勞動工具和收獲的技巧,并用看、摸、聞、學、問等方式了解收獲物
教學準備:
豐收情景的圖片或視頻
教學過程:
一、 收獲前的準備
教師:在不知不覺中,秋天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你看到周圍的植物怎么樣了?
兒童:有果實都成熟了。
教師:那我們一起去收獲呢?
兒童:去學校的種植園、去果園……
教師:孩子們的建議都很好。我們先一起去學校的種植遠收獲吧。同學們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到農村、果園、田野去收獲,然后,再把你的收獲告訴我們,好嗎?
兒童:好
教師:大家想一想,我們收獲時要注意什么?
兒童:要注意紀律和安全。
兒童:收獲的果實要輕拿輕放。
……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對,使用鐵鍬的時候要注意看身后是否有人,不要把鐵鍬往上揚。使用 剪刀時,尖口不能對著別人,既要注意別人的安全,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我們去收獲
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去收獲。在收獲的具體過程中,針對 收獲物的不同,教師具體指導應怎樣收獲。
二、收獲歸來
教師 :這一次收獲,你們有什么感覺?
兒童:太有意思!以前我還以為花生是長在樹上的,今天才知道花生是長在地里的,拔起來居然會有一大把的花生。
兒童:土豆也和花生一樣,大大小小的餓一堆在一起,用鐵鍬挖,弄不好,就會把那個土豆挖成兩半。
……
教師:這些花生、玉米、土豆……都是我們自己 中的,現在豐收了,我們又親自去收獲,大家一定和高興。老師今天和同學們一樣高興,有勞動才有收獲啊!別忘了把今天的感受寫下來或畫下來,放到你美好的記憶中。
教學反思:
通過課前的收集活動,孩子們對秋天的收獲有了一定的認識..然后再通過教師創造條件讓孩子參與校園的秋收活動,并獲得真實的體驗.在活動中,我鼓勵孩子用看、摸聞、嘗、問等多種方式了解收獲物的不同特征。
主題二:愛惜糧食 (1課時)
教學目標:
1、 了解糧食來之不易,愛惜糧食。
2、 尊重農民,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教學重難點:
幫助孩子獲得體驗,激發尊重勞動、愛惜糧食的情感。
教學準備:
農民勞動的有關圖片、“愛惜糧食”的宣傳標語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話題
1、結合學校食堂里浪費的現象,引導孩子討論。(觀看錄象)
2、結合《憫農》這首故古詩,啟發兒童討論糧食是怎么來的,感受糧食的來之不易。
一、組織活動
1、 指導兒童表演《一粒米的自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