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期末檢測復習提綱
9、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怎樣行使自己的民事權利?
年滿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可以進行與其年齡、智力或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八課:做合格的消費者
1、 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有哪些?
“地溝油”加工成品油、染色饅頭、爆炸西瓜、塑化劑、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等等。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專門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人們把它稱為消費者的保護神。
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2)有利于維護市場秩序。(3)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4、《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制定時間: 1993年10月31日,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時間: 1994年1月1日
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消費者的九項權利分別有哪些?
⑴. 保障安全權(消費者最主要的權利);⑵.知悉真情權;⑶自主選擇權;⑷. 公平交易權;
⑸. 依法求償權;⑹. 依法結社權;⑺. 獲得知識權;⑻.人格尊嚴權;⑼. 監督權
6、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條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的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7、國際消費者權益日:3月15日
8、作為消費者,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正確途徑是什么?
①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②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③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④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⑥12315投訴電話是消費者維權的一件銳利武器
第九課:法律是武器
1、如果遇到暴力侵犯怎么辦?
(1)及時向家長、老師、相關部門反映情況;(2)尋求其他人的幫助;
(3)及時報警;(4)運用法律武器維權。
2、我國制定的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是什么?
《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青少年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有哪些?
⑴青少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屬于弱勢群體,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其合法權益更容易收到侵害;
⑵現實中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權益和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現象還時有發生;
⑶法律在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時會出現不及時、不到位的現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4、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
第一招:遇到騙子時,不要隨便跟陌生人進入你無法控制的地方,如偏僻的角落等;如果陌生人一味糾纏要大聲呼叫,嚇退壞人。
第二招:遇到冒牌公務員,不要隨便跟自稱是警察和工作人員的人走,向他索要證件,并要求找自己的父母。
第三招:遇到暴力搶劫,可以先把錢物如數交出,同時記清不法分子的特征,如身高、口音、著裝等,一但脫身,立即撥打110報警。
第十課:他們為什么會犯罪
1、 什么是違法?
是指具有法定責任能力的個人或者組織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2、什么是犯罪?犯罪是指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它是最嚴重的違法。
3、什么是刑法?
刑法是以國家的名義規定什么行為是犯罪和對犯罪分子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
4、什么是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