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1-3課教案
(四)小設計
1.請每位同學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按照合理的要求,自己設計星期日一天的安排。
2.小組內進行交流,每組推薦一份最佳方案進行全班交流。
3.請同學們對照最佳方案,再次修改自己的設計方案。?
4.請同學們把自己設計的假日方案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看,如果父母能接受,就與他們一起去實現自己的方案。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就請他們說說不接受的理由。
評價建議
1.是否每個學生都積極參加了所有活動的每個過程。
2.是否每個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自己的討論交流,學會了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
生活。
3.學生設計的假日方案是否合理,能被家長接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學生懂得在生活中,有些游戲該玩,有些游戲不該玩。
2.情感:學生追求有品位地玩,玩得健康、積極、有益。
3.能力:學生學會自我控制,做到愛玩,但不瘋玩,玩得有度。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社會上因兒童玩了不該玩的游戲,而發生悲劇的真實事例。
2.準備玩游戲需要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上節課設計的假日方案,家長能接受嗎?
2.進行全班統計,統計選項分為:(1)接受;(2)部分接受;(3)不接受。
3.請家長不能接受方案的同學說說家長不接受的理由。
4.集體幫助再次修改方案。
(二)開展辨析活動
1•我們同學都樂于幫助班上的同學,請你們也來幫助下面兩位同學:
(1)聰聰是電腦高手,打開電腦,一玩就是幾個小時。
(2)樂樂愛玩打卡游戲,家里買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卡,一有機會就趴在地上打卡。
2.請四人小組自由選擇一位同學進行幫助:我們該怎樣勸勸他。
3.全班進行交流。
4.根據學生的交流發言,教師板書: 玩要有度 玩要有品位
(三)開展討論活動
1.請學生各人發表高見:怎樣才能玩得有度?
2.集體進行歸納,教師相應板書。
3.在生活中,有哪些游戲、活動是健康、積極、有益,值得我們玩的呢?四人小組進行歸綱,比一比,哪個小組發現的多。
4.全班進行交流。
5.選擇一、兩個游戲活動,大家一起來玩一玩,體驗體驗這個游戲好在哪里。
6.在生活中,也存在著許多不該玩的游戲,學生一旦玩了不該玩的游戲,會給自己帶來很壞的影響,甚至是惡果。請大家讀一讀書中列舉的例子《不該玩的游戲》。
7.討論:這位同學玩了賭博游戲后,給他帶來的影響是什么?
8.有些不該玩的游戲帶來的影響更加惡劣。補充事例《救救游戲廳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