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宇宙》教案教科版
5. 銀河系還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還有100億(仙女座星系、獵犬座星系等)個,人們把它們統稱為河外星系。
6.有些星體,當它們闖入地球的大氣層時,與大氣層摩擦燃燒發光,形成彗星。
7.(宇宙)是由類似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組成的龐大的系統,它在不斷的運動變化。
8.宇宙是(運動變化)的,(膨脹)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
9.宇宙結構
宇宙 河外星系(9100多億顆)
銀河系 其他恒星(1000-億顆)
太陽系 其他行星
地月系
10.人類對宇宙的探索:
a、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反射望遠鏡---太空望遠鏡;
b、人造地球衛星---太空探測器---載人宇宙飛船---航天飛機---太空站;
c、我國是火箭的發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就出現了“火箭”的名稱。
d、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神舟5號、6號、7號載人宇宙飛船---嫦娥一號探測衛星
e、神州8號、9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
11.天文望遠鏡可以分為光學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
12.航天飛機是可以重復使用的飛行器,火箭目前還不能重復使用。
我國航天的發展
1.神舟飛船
神舟一號 1999年11月20日 第一次測試飛行,成功實現天地往返。
神舟二號 xx年01月09日 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 主要目的是對工程各系統從發射到運行、返回、留軌的全過程進行考核,取得與載人飛行有關的科學數據和實驗數據。
神舟三號 xx年03月25日 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飛船應急救生、自主應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這次任務載有模擬宇航員。
神舟四號 xx年12月29日 無人狀態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飛行試驗,主要目的是確保宇航員絕對安全,進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飛船、測控系統的可靠性。
神舟五號 xx年10月15日 首次載人飛行,宇航員是楊利偉,成功圍繞地球十四圈。
神舟六號 xx年10月12日 首次多人多天的航天飛行,宇航員是費俊龍和聶海勝。
神舟七號 xx年09月25日 首次承載三名宇航員進入太空,承載的宇航員是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成功進行出艙活動(又稱太空行走)。
神舟八號 xx年11月01日升空。xx年11月3日凌晨,與組合天宮一號成功實施首次交會對接任務,成為我國空間實驗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號 xx年6月16日,神舟九號升空。與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
神舟十號 xx年6月11日成功發射。并首次開展中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它是中國第五艘載人的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