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1、放大鏡教案
課 題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鏡
課 時1學 習目 標科學概念
1、 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能看到更多的細節。
2、 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3、 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
過程與方法
1、正確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2、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的不同。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
2、增強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世界的興趣。
3、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學 習重 點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
放大鏡是“凸”“透”鏡
教 學準 備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最好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放大鏡,如果只能提供給學生一種放大鏡,盡量放大倍數大一點)科學書或報紙上的照片、計算機或電視機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鐵絲、普通玻璃片、平面鏡片、水。
教師演示: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如放大鏡鏡片的結構等)。
教 學 活 動 過 程 教 師 活 動一、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觀察
1、導入:師出示放大鏡:“看,這是什么?”
2、放大鏡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鏡來介紹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鏡》?梢詮姆糯箸R的構造、作用、用途三個方面展開。
4、展示交流
(如果學生能說出凸透鏡也可以)
(可能學生會說“把物體提醒學生物體并未變大)
3、讓學生盡量充分地例舉使用領域,交流后填寫第2頁的網狀圖。
二、放大鏡下的新發現
1、 師:誰給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鏡的正確使用方法?
2、 師:選擇一小塊面積,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圖片、屏幕、織物等看誰會有新的發現!將新發現用文字或圖片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4、交流新發現后,師歸納:放大鏡把物體的圖像放大,讓我們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
三、放大鏡的特點
1、師:放大鏡顧名思義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鏡片具有“凸”、“透”的特點)老師給大家準備的物品中有沒有像放大鏡那樣能放大物體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3、師:放大鏡的鏡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中間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也越大,由此推斷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數最大。
四、小結
師:對于熟悉的放大鏡,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發現或收獲嗎?(放大鏡也叫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運用放大鏡細心地觀察物體,還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細節)
板書設計:
放大鏡
構造:鏡架、鏡片(凸 透 ——“凸透”鏡)
作用:“放大”物體的圖像、放大細節
用途:……
教學后記:
學 生 活 動一、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觀察
(生:放大鏡)
3、小組討論交流放大鏡的構造、作用、用途。
4、 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