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與環境污染
第二周活動設計
(第三課時——第四課時)
一、利用網絡資源收集信息 按研究小組合作上網查找有關研究資料。(網絡教室) 學校網站上開設專門欄目,收集到的有關資料貼在學校論壇上。
二、利用圖書資源收集信息 學生利用學校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按合作小組就坐,帶好記錄本,遵守圖書館規章,認真摘抄。并對資料進行加工分類。
第三周活動設計
(第五課時——第六課時)外出參觀,實地考察舊電器回收及處理利用站一、了解各種電子產品目前的報廢狀況及回收情況,以及回收后如何處理。各組邊聽邊作記錄,也可適當提問。二、各合作小組自由采訪有關企業管理人員,掌握更多信息。并通過拍照、錄音等途徑保存可靠信息。三、在生活中了解自已家人,鄰居,親戚等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以及更新換代時如何處理舊的電子產品。并對舊電子產品的處理有何意見和建議。
第四周活動設計
(第七課時——第八課時)活動總結,匯報。一、導入: 現代生活離不開各類電子產品,高科技電子產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電子產品的興起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但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不免會留下許多報廢之物,人們都有將它作為垃圾扔掉,因在電子產品的加工過程中,離不開鉛、汞、錫、鎘、鉻等重金屬,這些對人的神經、血液循環及腎臟等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我們在圍期一個月的研究中,了解了許多有關電子垃圾對現在環境的污染情況。這節課我們就來談談大家的研究體會和感想,共同分享你的研究成果。 二、小組匯報研究成果。1、簡單電子產品發展史以及目前的使用情況; 2、播放電子產品的不當處理對環境污染的課件;4.電子垃圾對環境污染狀況調查的小組匯報; 3、小論文、金點子交流。三、進行自評互評1、 首先對這次活動的每個小組精彩表現作充分的肯定。2、 下面請大家自已評議一下,一個多月來自己哪里表現最出色,并推薦出最佳活動小組。 2、評議后,小組代表上前領獎。四、總結延伸 1、本次的綜合實踐活動的成果的研討會非常成功,每組都各有所長,但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共同樹立起:保護環境從你我做起 2、今后各小組將還有什么行動? 五、設計意圖:能過本次的綜合活動及成果的研討活動,引導學生認識研究活動沒有終結,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激發課后繼續研究的興趣,養成他們對周圍事物、現象進行觀察探究的習慣。綜觀整個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我們有以下啟示:1、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統合性。 這不僅指知識運用和能力培養的統合性,還體現在活動資源開發的綜合性、研究主題之間的自然關聯性、活動環境上的有機統一性、活動評價上的多元整合性,力求使學校、家庭、社會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社會、自然、個人三者和諧發展,使人格得到提升和完善。2、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生活性。 向生活回歸是本次活動的基本理念之一,因而在選題和組織方式上體現了活動的個性化、趣味化和多樣化,力求研究課題內容豐富,內涵深刻。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興致盎然,各抒已見,無拘無束。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自主選擇研究課題,自主交結合作伙伴,自主尋找指導老師,真正成了生活的主角,對課題研究的興趣油然而生,老師則是學生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合作伙伴。因為這些課題更貼近他們的生活和愛好,所以在解決這類問題的過程中,他們很主動地通過查閱文獻、上網、訪問、實驗、調查等手段去獲取知識。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即生活”,“生活即學習”。 3、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課題研究作為一種以問題為載體的開放式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的目光從書本轉向社會生活,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索創造的欲望,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自主探索和創造的舞臺。學生像“小科學家”一樣,制訂課題研究方案,并走出校園,通過一系列的科學探索活動去發現科學結論。4、綜合實踐活動注重課后延伸,升華學生情感 活動如何延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在活動的最后設計環節要盡量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設計,注重研究性設計活動的延續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立志為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學習,把思想教育落到實處。從實踐活動開始到結束,我在成長,也在走向成熟。猛然間,我又感悟了:成長過程中,從失敗到成功,從失敗到失敗,這種類似的事情在經常發生,并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這樣經歷,大家都一樣,我不能只充當一個失敗的角色,我要扮演成功的角色,失敗中的英雄。這樣,成長才有樂趣!才有價值!我暗暗下了決心。 很多學生都在這次綜合實踐活動中重新認識了自已,找回了自我,在實踐中感悟,在實踐中成長。 隨著綜合實踐活動的進一步深入,本人相信自己會對綜合實踐活動有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