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導學案教科版
教材分析:
《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一課是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具體介紹一些化學變化的類型以及這些化學變化所伴隨的現象,學生通過觀察現象、作出假設、尋找證據、得出結論的過程,研究各種各樣化學變化,總結化學變化的主要特征:產生了新物質。這個實驗涉及到小蘇打和白醋。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小蘇打和白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氣體。
技能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和閱讀資料得出正確結論
2、通過模擬實驗和觀察,培養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
1、懂得只有足夠的證據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得出科學結論需要嚴密的邏輯推理。
2、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教學方法:
針對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強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充分發揮科學這門課的實驗探究特色,以實驗探究為主、啟發誘導相結合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注重聯系實際,激發學生興趣,并結合多媒體,讓學生在感知性的基礎上獲得認識。
學法指導:
本課通過實驗觀察、分析、討論等手段,教會學生善于思考、觀察、動手等習慣,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實驗探究、現象分析等各方面能力。學會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和閱讀資料得出正確結論。
教學重點:
觀察和闡述小蘇打和醋發生的變化。
教學難點:
分析小蘇打和醋發生變化后產生的物質。
教學準備:
小蘇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蠟燭、火柴、白紙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誰知道劉青是什么人、你喜歡他嗎?說說你為什么喜歡他。(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劉青)
其實,老師也會魔術,大家想不想看看老師給大家玩個魔術。老師這里有兩瓶礦泉水(其中一瓶裝蘇打水),大家可要看仔細了(可以讓學生嘗一嘗)。你們看見過紅色的礦泉水嗎?老師將用神奇的魔法把它變成紅色的礦泉水,同學們相信嗎?
(演示:將蘇打水倒入浸透過酚酞溶液的杯子里,蘇打水和酚酞溶液混合后,溶液變成紅色。)
其實剛才老師的魔術是運用了兩種物質混合?它們之間發生了變化?生成了紅色的新物質。這魔術神奇吧,同學們想不想學學?想學那得看看同學們待會兒在課堂中的表現了。如果大家能積極思維、想像,積極回答問題,能主動動手操作、實驗、觀察、記錄,課后老師一定把這魔術教給大家?好嗎?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研究兩種物質混合后的變化。
展示物品:小蘇打和白醋。看看這兩種物質,你知道它是什么嗎?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醋和小蘇打?(來觀察標簽也是一種很好地認識事物的方法)
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
(二)出示自學提綱
1、請各小組仔細觀察這兩種物質并做好實驗記錄。(教師:在這里老師首先要提醒同學們,在我們不知道物質對我們身體是否有害時,我們不能直接去摸、聞、嘗。只能隔著瓶子感覺它的氣味,堅決不能嘗,明白了嗎?現在,老師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這兩種材料,請同學們用自己想到的方法進行觀察,看哪個小組的發現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