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店》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 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與乘、除法的意義。
2.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發現、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和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豐富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價值,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分析〗
“文具店”這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乘除法,初步認識“倍”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結合解決購物中的乘法問題,進一步體會“倍”的意義和乘法運算的實際應用;而練習題的安排,需要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選擇乘法或除法把問題解決。如第49頁練一練第3題,就是一道現實的、有意義的、有挑戰性的問題,通過解決它,有助于深化對乘法與除法意義的認識,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學生家長比較重視對學生的教育。經過一年多的課改實驗,學生的思維活躍,愛動腦筋,表現欲強,并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了解乘除法的意義,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雖然生活中學生很少接觸過“倍”,但在上一節“快樂的動物”中學生對“倍”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學生也對這種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樂于用擺一擺、畫一畫等直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激qing導入
師:你們平時都喜歡逛文具店嗎?你都喜歡買些什么?
(學生交流。)
師:看,在文具店里,小動物們遇到了什么問題?
(評析從學生喜歡的購物引入,貼近學生實際,又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
1. 師:仔細觀察圖意,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自主觀察,一會兒紛紛舉手。)
生:我知道了小兔買1枝筆花了2元錢。
生:我還知道老牛買了3枝筆,它花的錢比小兔多。
生: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也比小兔花得多。
師:老牛和大灰狼遇到了什么問題?誰愿意說一說?
生:老牛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
師:你能完整地把問題敘述清楚嗎?
生:小兔買1枝筆花了2元,老牛買3枝筆用了多少錢?
生:小兔買1枝筆花了2元錢,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大灰狼花了多少錢?
(評析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圖意、收集信息、篩選信息,并有條理地敘述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師:這兩個問題同學們自己能解決嗎?
生:(信心十足)能!
師:下面同學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這兩個問題,可以用算式或圖形表示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探究,嘗試解決問題,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
師:每個同學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現在請你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一下。
(學生在小組內發表交流自己的想法。)
師:誰能幫老牛解決這個問題,老牛一共花了多少錢?
生:每枝筆2元,老牛買了3枝筆,就花了3個2元,列式為3×2=6(元)。
師:誰還能談談自己的想法?
生:我是用圖畫表示的,每枝筆2元我用2個○表示,老牛買了3枝,我就畫了3個2,一共6個,也就是6元,可以列加法:2+2+2=6(元)。
生:這種畫圖的方式很容易理解,但用加法不如用乘法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