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運動會》課堂教學實錄及設計理念
教學目標
1.通過“趣味運動會”這幅圖,引導學生提出有關乘除法的問題。
2.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提問題的意識。
3.能根據圖意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從統計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冬天到了,你們有沒有在冬天開過運動會?
生:沒有。
師:過幾天我們班就要舉行一個冬季趣味運動會,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冬季運動會和秋季運動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為了使我們班的運動會開得更好,同學們玩得更開心,我們先開一個準備會好嗎?
生:好。
師:冬季運動會的體育項目和秋季的不同,我們既然要開趣味運動會就要有一些好玩的項目,老師通過多方查找,給大家提供一些比賽項目,看看你們喜歡哪個?還有什么更好的項目也可以提出來。
(出示表格)
生:我喜歡堆雪人。
生:我喜歡打獵。
生:我喜歡雪地鉆圈。
……
(學生爭著搶著說,學生的興趣被極大的調動起來。)
師:同學們喜歡的項目各不相同,哪項運動最受同學喜愛呢?
生:我認為是堆雪人。
生:我不同意,我覺得應該是雪地鉆圈。
師:現在同學的意見不統一了,到底誰說得對呢?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生:我們可以統計一下喜歡每個項目的各有多少人,人數最多的就是同學們最喜歡的。
師:這個辦法行嗎?
生:行!
師:好吧,就讓我們一起來統計吧。
(每名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其他同學做記錄,完成統計表。)
生匯報:喜歡堆雪人的9人,喜歡打獵的5人,
喜歡雪地鉆圈的12人,喜歡雪地足球的10人。
(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完成統計表。)
師:同學們最喜歡哪個項目?為什么?
生:最喜歡雪地鉆圈,因為喜歡雪地鉆圈的有12人,人數最多。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師:老師準備購買一些體育用品,你覺得應該買些什么呢?花多少錢?請說出你的理由。
(出示體育用品的價格。)
生:我打算買6個呼拉圈,每個7元,一共42元,7× 6=42(元)。因為喜歡雪地鉆圈的同學最多,所以我買6個呼拉圈。
生:我打算每樣體育用品都買一個,花34元,7+8+ 5+9+2+3=34(元),因為每樣體育用品在比賽中都會用到,所以我每樣體育用品都買一個。
師:同學們的想法很不錯,能從實際問題出發,并能說明自己的理由。我現在給你40元讓你買3種體育用品,你準備買什么?至少要設計兩種方案,請你們小組成員一起商量商量。
(學生在小組內各抒己見,由小組長負責主持,記錄員負責記錄,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之中,使小組合作學習落實到實處,提高效果。)
生匯報:我們組的第一種方案是買球拍2個花了 16元(8×2=16),買足球2個花了18元(9×2=18),買毛絨玩具2個花了6元(3×2=6),正好是40元。
生:我們組第二種方案是買2個球拍花了16元(8× 2=16),買壘球2個花了10元(5×2=10),買呼啦圈2個花了14元(7×2=14),正好40元。
師:你們小組的方案完全符合老師提的要求,買了 3種體育用品而且40元正好花完,老師在下面巡視的時候發現很多小組有這樣的困擾,要么就是錢花多了,要么就是剩錢了。能說一說你們組是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