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運動會》課堂教學實錄及設計理念
2.設計開放型練習,活躍學生的思維
數學實踐活動不同于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它以學生的生活和現實問題為載體和背景,突出自主性、開放性、實踐性、過程性和創造性。因此,本節課的所有練習都是開放性練習,沒有統一的答案,意在發散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學中設計了“你打算買哪些體育用品?”“給你40元買三種體育用品,你會怎樣買?”“老師已經買好了體育用品,共花了72元,猜猜老師可能都買了些什么?”“有24名同學參加鉆圈活動,編成幾組?”“我們班36名同學參加體操表演,請你來排隊形。”等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下,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并結合生活中的經驗,考慮每個問題可能存在的多種結果,判斷結果的合理性,找出最科學的結論,在探究的過程中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
3.分工合作,將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在設計本次實踐活動課時,對本節課的學習方式做了認真的思考,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有序、有效的進行小組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小組合作時,采用了小組分工合作的模式。每個小組4個人,每人在小組內都有自己的分工,從而讓每個人在小組活動中真正地動起來,并且當小組內出現問題時能通過討論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困難時,大家能互相幫助,從而增強合作的意識與能力,將小組合作學習落實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