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二)課堂教學實錄
2.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為學生提供環境條件、刺激的創造者,同時也是一個積極的鼓勵者和參與者。活動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形成了一個立體信息交流網絡。教師能很好地把握學生的脈搏,進入學生的心靈和學生產生共鳴、撞擊,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學效果。
3.重視動手操作,促進合作交流。實踐證明:小組討論有利于全體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有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維的碰撞與整合。 “看一看(二)”的內容,比較適合運用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的實際經歷考慮,在看一看中連一連,結合情境搭一搭,通過小組活動合作探究,既鼓勵學生獨立嘗試,又重視學生間合作互助,給學生提供了多向交流的機會。學生在與同伴交流、協作、共同選擇中,不斷地評價自己與同伴的學習行為,提高了觀察、分析、判斷能力,發展了學生空間想像能力,為培養形成空間觀念鋪平道路。
4.知情交融,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目標之一。本課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學生個性發揚時給予鼓勵,用詞不當時委婉糾正,發表不同意見時肯定贊賞,營造了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的體諒、尊重、鼓勵、欣賞,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使每一個學生獨特的潛能得以開發。
點評人:齊金栓(河南省鶴壁市第九小學)
〖編者點評〗
從活動一的情況看,教師與學生的一問一答,使學生失去了交流的機會,學生對搭擺的長方體的正面、側面、上面形狀的認識可能比較膚淺。對于觀察結果的呈現,也可以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如:畫一畫等圖形語言。從活動二的情況看,學生比較注重擺搭結果的多樣性,而忽視了對搭擺物體正面、側面、上面形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