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教材8冊數學教案
客車的速度是40 km/h,轎車的速度是80 km/h;也就是說兩車的速度不同。
兩車是相向而行,也就告訴了我們它們的運動方向是不同的,是“相向而行”。
客車先開了2 h后轎車出發一起行駛,就說明兩車的出發時間不同。
2.分析問題。
教師:告訴的所有信息都與車的行駛有關,要求兩個車站之間的距離與兩車的行駛有聯系嗎?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1:因為兩車在中途相遇了,所以兩車一共行駛的路程就是兩個車站之間的距離。
學生2:要求兩個車站之間的距離,只需要兩車行駛的路程合起來。
3.獨立思考、合作學習。
教師:你知道怎樣求出兩車一共行駛的路程嗎?請認真思考。
(1) 獨立思考解答。
(2) 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解決方案。
(3) 全班交流。
教師:對這個問題,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解決的?可能出現的解題思路。
解題思路一:先算客車行駛的路程,再算小汽車行的路程,最后把兩車行駛的路程加起來:40×6+80×4。
解題思路二:先算客車2時行的路程,再算4時兩車共行駛的路程,最后把它們加起來。
可以是40×2+40×4+80×4;也可以是 40×2+(40+80)×4。
教師:思路一樣,解題的算式不同,你喜歡哪種?為什么可以這樣列式?
學生1:我喜歡第二種方法,先算客車先開2時所行的路程,從8時開始,就可以看成是兩車同時出發,相向行駛,到中午12時相遇,這一段路程可以用“速度和×相遇時間”來算。學生2:我也喜歡第二種方法,兩個算式比較,后半部分實際上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解題思路三:把客車和小汽車都看成行6時, 把總的路程減去客車少行2時的路程:(40+80)×6-80×2。
解題思路四:因為客車的速度是小汽車的一半,它6時行的路程相當于小汽車3時行的路程:80×(6÷2)+80×4或80×(6÷2+4)
教師隨學生的討論、交流把算式板書在黑板上。
教師:這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中,哪一種是你最能理解的?你最喜歡哪一種?請把它的解題思路和同桌相互說說吧!
5.加深認識
教師:解決這樣的問題,關鍵是理解題意,明白兩人一共走的路程就是他們兩家之間的距離。
在思考解題方法時,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去列式解答。
三、 課堂活動
獨立完成第33頁第1題,然后組織學生評議。
四、 課堂練習
第34頁1~4題。
五、 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本節課解決問題的討論,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
教師:學習數學知識,就應該用來解決現實問題,在思考解決辦法的過程中,如果都像這節課一樣,開動腦筋,多角度的去思考,你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有更大的提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第31頁例2及補充練習。
【教學目標】
1.經歷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具有相遇問題特征的數學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能感受到解決數學問題的成功體驗,激發分析、解決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能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同一問題。
一、 復習引入
1(課件出示):甲、乙兩貨車上午8時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甲車每時行45km,乙車每時行40km,下午13時兩車途中相遇。
你知道a、b兩地相距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