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第一學期 第七單元 統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課本第96~98頁練習二十二
二、教學目標:
1、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2、通過練習,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 和統計表,并能提出問題。
3、通過學生身邊有趣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教學重點:復習簡單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
四、教學難點:學生通過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并能準確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
五、教具準備:
水彩筆 尺子
練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昨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樣的統計圖?
生:條形統計圖
提出要求:今天繼續學習有關統計圖的知識,并把我們學習的知識進行實際應用。
1、 投影出示課本第96頁情景圖。
讓學生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讓學生舉手自由回答。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生:在停車場里有小汽車12輛、面包車8輛、大客車4輛。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大客車有多少輛?(2)小汽車和面包車一共有多少輛?
(3)小汽車比面包車多多少輛?(4)面包車比小汽車少多少輛?
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學會根據條件提出問題,了解小學解決問題的題目必須有條件和問題,為學生以后更好地解答應用題做好準備。)
在此基礎上,師生重點解決問題。
1、 用實物投影出示統計表、統計圖。
師:在填寫統計表的過程中,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先求出大客車有多少輛?
在學生的質疑下,知道了要先求出大客車有幾輛,再完成統計表的填寫。
然后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的制作。
并提示學生:這張統計圖中一個格子代表2輛車。
制作完成統計圖后,讓學生上臺展示并回答問題。
學生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同桌之間互問互答,再全班回答。
二、聯系生活,鞏固應用
1、完成練習二十二第2題
師:天氣情況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這幾種氣象標記準認得?
點名學生回答后(出示晴天、多云、陰天、雨天、雪天的氣象標記)
教師介紹:這是一個地區11月份天氣情況。
(出示題目)
師:你都看懂了什么?
在學生交流中明白:這道題要根據收集到的四種天氣情況,制作統計圖,并完成相應的問題。
師:那怎么知道各種天氣的天數呢?
生:我們用數一數正字有多少筆畫的方法。
讓學生明白要通過數正字來收集信息。
學生開始完成制作統計圖。
在完成統計圖后,讓學生一起來回答后面的問題。
師:從這份統計表你知道了什么?你是如何求出11月份的天數?
讓學生明白只要把這四種天氣的天數全部加起來等于11月份的天數。
2、完成練習二十二第4題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玩具嗎?誰想告訴大家你平常最喜歡什么玩具?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樣小玩具,想知道他們是什么嗎?
教師逐個出示:小汽車、洋娃娃、小猴、小手槍。
大家喜歡他們嗎?現在老師想了解在這四種玩具中我們班喜歡哪種玩具的最多,喜歡那種玩具的最少?你們想知道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自己去調查本班學生喜歡玩什么玩具從而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調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