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法估算教學設計(精選2篇)
加減法估算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認識估算的必要性。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能解釋估算過程。
3、培養學生估算能力,運用估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
4、感受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學習目標
1、創設情境:(!)出示口答:下面的這些數是最接近哪個整十數。
49最接近( ) 82最接近( ) 68最接近( )
11最接近( ) 73最接近( ) 26最接近( )
2、出示課本插圖:引導學生找出條件和問題并提出學習目標: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加減法估算,你們想知道哪些問題?
生答師整理:(1)什么是估算?(2)學習怎樣進行估算?
二、互動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學習交流:
自主解答例題4,可能出現以下答案:
(1)把28看作30,43看作40進行估算100-30-40=30
(2)先算熱水瓶和燒水壺大約花了70元,30+40=70,100-70=30
2、全班展示成果,提出質疑:
(1)還可以怎樣算呢?
(2)全班同學共同總結估算的方法。
三、檢測成效,拓展延伸
1、運用估算的方法各小組完成“做一做”及練習六第1~3題
2、小組內再展示交流。
四、學習反思,總結提高
1、全班展示錯例。
2、分析總結錯因,鞏固提高。
加減法估算教學設計 篇2
第三課時:加、減法估算
課題:加減法的估算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31
教學目標:
a) 通過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b) 增強數感;
c) 通過同d) 學之間的交流,e) 體會算法多樣化;
f) 通過學生之間的及時評價,g) 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重點:提高估算意識和能力
難點:估算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師: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教學過程設計 預計學生活動 課堂摘記
1、 創設生活情境 激活思維
昨天老師去買了些東西,我們來猜猜它的價格好不好?
鏡子、手電筒、鬧鐘……
小朋友都能通過自己平時生活的經驗來估計出老師手中物品的價格。(板書:估計)
估計一下老師大約花了多少元嗎?
為什么你不進行計算呢?
你是怎么想的?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估算,那么誰能來說一說什么是估算?
2、 提供材料 發散思維
1、媽媽買用品
出示情景圖
從圖中你了解到什么?
媽媽帶了100元錢去商店買下列生活用品。
媽媽帶的錢夠嗎?你是怎么想的?
趕快把你的想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比一比誰的方法多。比一比誰的最合理。
哪一組來把你們小組的想法和大家說一說?
2、小游戲
同學們說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現在讓我們來輕松一下,站起來,估計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數比80大。如果你覺得它比80大,就請往右靠一靠。(是不是太做做了,哈哈)
3、 解決問題
1、 從圖中你看到什么?
你估計他們每班各幾人?
二年級大約有多少人參加學校運動會
2、 練習六第二題
現在小明大約有多少支水彩筆。
3、 電腦室里擺放著很多電腦,4、 估計一下,5、 這大約有多少臺電腦?
6、 練習六第三題
4、 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了解到什么?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