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數學下:《第二單元-用乘法口訣求商 》設計(精選2篇)
二年數學下:《第二單元-用乘法口訣求商 》設計 篇1
第六課時 用乘法口訣求商(一)
教學內容:
課本P23頁例1,練習五第1~3題。
教學目標 :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過比較分析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體驗到可以用多種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訣求商的簡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
用多種方法求商。
教學準備: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圖,講述猴媽媽給小猴分桃的故事。
【設計意圖】:故事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看圖,思考問題:小猴摘了幾個桃子?猴媽媽準備分給幾只小猴?
2、動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組動手分一分,并說說分的過程。
。2)、小組合作,交流方法。
3、我們通過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給4只小猴。如果我們不動手分,那該怎樣想呢?
4、學生交流想法。
5、揭示課題,板書課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6、12÷3的商是幾?你是怎樣算的?
7、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8、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為下面的抽象思維作準備,使學生由直觀向抽象過渡。通過相互交流、啟發達到共同發展的效果。讓學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中逐漸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1、引導學生完成第24頁的“做一做”第1題。
。1)、要求學生利用口訣獨立解決,并想想這些題目有什么特點。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匯報。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1題。
學生認真觀察圖,說說圖意。然后獨立完成。
3、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2、3題。
【設計意圖】:寓學習于游戲中,并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學生體會被除數和除數一樣時商是1。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二年數學下:《第二單元-用乘法口訣求商 》設計 篇2
第七課時 用乘法口訣求商(二)
教學內容:
課本P24頁例2,練習五第4~6題。
教學目標 :
1、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并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能運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應用意識。
3、在游戲中鞏固知識并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主題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把計算教學置入生活情境中去,激發學習興趣。
二、探索學習
1、教學例2
。1)、引導學生根據圖上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2)、學生根據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教師板書。
*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你會列式嗎?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說說商是幾,你是怎么算的?比較總結求商的方法。
4、小結:可以用乘法口訣求商。
仔細觀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訣求商?通過比較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發現規律。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滿足學生的成就感,激起學生進一步表現的欲望。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歸納等思維能力。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4題。
要求學生口述對題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5、6題。
要求學生讀懂題意,理解題意,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