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課堂實錄(人教版二上)
第三點,我想說的是,她的生字卡片的運用。老師們,你們不是每人都有生字卡片,但是我想如果說我們有生字卡片的話,今天這樣做就很好。老師說一個詞,讓學生舉起來,同學說一個詞,大家都快找到,這樣做的意義在哪里?你們覺得如果有生字卡片我這樣做,跟老師舉卡片比較一下,好處在哪里?對,讓學生更主動,而且所有的孩子都參與,這叫什么?叫做“班級授課個體化”。老師們你們班多少學生?40多,60多,70多,真是有點可怕。我們那少的20多,最多的42個人,那你想老師就是再關注學生發言的面,也是不可能讓所有的孩子都說到的吧?但是像潘老師這樣用卡片,就使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了。那我們原先的叫法是“大班教育小班化”,那我現在覺得這堂課我們可以說是“班級授課個體化”,人人都參與其中,要個體活動。這是給我們的第三點啟示。
這節課的優點老師們說的比較多了,我就不再羅列了。那這節課的教學我在思考些什么呢?就是對于拓展的問題。今天我們有沒有拓展?有的,“請用三個字的方式說說課外活動”。我覺得這個拓展是比較平面的,難道說我們說別的活動都一定得用三個字的嗎?這篇課文說它用三個字,只是一個現象,只是一種方式,正因為這里都是三個字的,我們就應該打破這種定勢。這個班的同學生優秀不優秀?(優秀)起點高嗎?(高)有沒有有可能在他們原先比較高的起點上我們再推進一下?你看看我們就憑借這三個字的詞,你有沒有辦法用四個字來說兩項活動?就用課本上的內容。那這樣就新鮮了,挑戰就出來了。這是孩子們自己預習沒有做到的。比如說 “畫畫下棋”、“彈琴唱戲”、“栽花養魚”……這就是把三個字縮成兩個字,然后把兩個詞合起來變成一個新詞,這樣學生的組詞能力,對語言的感受都會有提高。那老師甚至可以再進一步,更有文化水準,孩子們這么說了后,老師也可以說“我也找了四個字,可以組成一個很有文化氣息的詞語,那就是‘琴棋書畫’”。多好啊!這就是蘊藏在我們教材中的文化。你看,孩子水平那么高,老師水平又那么高,專業水準又那么高,我們完全可以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滲透一點文化在里頭。那些三個字的詞是比較口語化的,我兩字兩字的組合,有點書面語言,然后再來一個“琴棋書畫”就特別有文化內涵,這樣孩子學一節課就有一節課的提高、提升,這樣的語文才有味。(2009年9月教材培訓優秀課堂教學實錄)